聽過一種說法,水井是一個村落的龍脈所在。在自來水沒有普及到農村之前,農民飲水相當不便,大多數要走遠路到有水源的地方挑。而水井在那時候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國從南至北的農村,幾乎村村都有打水井的歷史,只要選到了好位置, 井水就會源源不斷的冒出來,養活著一大村子的人。仙芝陵從大塢角至里園,從村中央到太祖殿前,從后坑到佛堂,不僅承擔著村民的飲水供給,還承擔著部分的消防功能。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水庫慢慢修建起來,自來水已經輸送到千家萬戶,人們再也不用抽水挑水了,很多古井也就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大塢角井 里園井 很多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和年少的人不了解,打一口井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從找水源到選打井的位置都有很大的講究。上代人在打水井的時候,對周圍的環境有所考量,不管是風水角度還是科學角度,都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在科技沒有發達的年代,都是靠著人力打出來的,不象現在用機械鉆井那么容易。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有水井的地方也被人們視為風水寶地,能夠給村莊帶來財富,因此現在的人哪怕生活條件好了用不上井,也要費心的保護起來。 太祖殿前井 中央井 井水若是長時間沒用,慢慢的底下也不會再滲出新的水源,這樣一來井水就不是“活水”,這在老一輩人眼里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很多村莊都會有這樣的舉動,在井水里養一些魚,因為這些魚會吞吐污泥,還會吃井壁上的青苔等等,無形之中就凈化了水質,讓井水看起來很干凈。這樣一來萬一哪一天,村中的人需要用的水源,就可以隨時取到干凈的井水了。可見農村的人們為了保護水井,也是煞費苦心。 后坑井 別看現在的農村和城市一樣都是飲用自來水,可是說起水的味道,還是井水比較甘甜。在仙芝陵,大塢角的那口井水無論是生喝還是燒開后喝,都有一股甜甜的味道,以至于很多喝慣了此井水的人即便住遠了也還會舍近就遠,現在雖然有了純凈水,礦泉水,但在很多年長者的眼里,依然沒有井水好喝,在有些地方對生活質量比較講究的,泡茶或者釀酒的時候,依然會特意到村中的古井里挑水,這樣泡出來的茶,釀出來的酒也就別有一番味道。 佛堂井 我國不少農村地區如今依舊保留著從前的民俗文化,古井就是其中一種,或許人們也是為了不讓這些文化消失,才有了保護古井的舉動。這次市水務局委托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專業人員對我鎮水文化遺產進行調查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希望以上我村的這些古井能得到好好的保護。雖然上面好多文字已經風華斑駁,有些已經摻合了現代的元素,但終究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物質文化遺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