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濕之毒?打個比方吧。 北方人,應該在冬天都見過屋檐下的“冰溜子”。它由水濕和寒氣凝結而成。 而人體內引起關節冷痛、屈伸不利的病根兒,就相當于是“冰溜子”。它的形成,同樣離不開水濕和寒氣。 天氣暖和的時候,“冰溜子”稍微融化一點,疼痛感就減輕。天氣冷的時候,“冰溜子”越結越大,疼痛感也就會越強。 治療此類病,我推薦用下面這個方子。 當歸尾、川芎、赤芍、制南星、制川烏、制草烏、制半夏、雞血藤、寬筋藤。 所有這些,加水慢慢煎煮,最后用熬出來的藥液,趁熱熏蒸患處。等待溫度適宜了,再外洗患處。復煎,一日用兩次。 為何用這個方子呢? 這里頭,當歸、川芎、赤芍,用于活血,使得局部通而不痛;制川烏、制草烏,大辛大熱,是溫陽的,提高筋骨內的陽熱之性,以化寒邪;制南星和制半夏,是除濕的,化散筋骨內的濕邪;雞血藤和寬筋藤,可以養血、舒筋、活絡。如此一來,便能將骨中寒毒給逼出來了。 但切記,此法針對的是寒痹,并且是外洗方。方中有些藥是含有毒性的,非專業讀者如需借鑒、應用,一定要先咨詢中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