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期間,由日本有識之士、日本士兵,為在中國從事反戰運動而成立的組織。同盟成員主要由在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教育下而覺悟的被俘日兵組成,主要活動是進行對敵政治宣傳,瓦解日軍。 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的成立 1941年6月,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在沂蒙抗日根據地成立。參加成立會的有日本盟員、日本其他反戰組織的代表。山東省戰工會主任黎玉等負責人參加。會議主席大西正在報告中闡明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成立的目的和意義,強烈譴責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滔天罪行及其給日本人民帶來的苦難,號召日本人民大眾早日覺醒,從日本軍閥的桎梏中擺脫出來,做一個親近中國偉大民族的革命戰士。大會選舉大西正為會長,上申莊太郎為副會長。會議通過了《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宣言》《工作綱領》和《告日本士兵書》,號召在華日本人迅速掀起反侵略、反壓迫運動的高潮。 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的發展 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成立后,立即投入反戰運動。至1942年6月,山東支部在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清河區均建立了支部,人數近百人。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成立之前,山東已經有了一個日人反戰組織——日本士兵覺醒聯盟山東支部,于1940年6月在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成立,支部長本橋朝治。覺醒聯盟山東支部是覺醒聯盟的一個基層組織,該支部是山東地區最早的日人反戰組織。1942年8月,覺醒聯盟山東支部與反戰同盟山東支部合并,名稱仍用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本橋朝治為支部長,大西正為副支部長。之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日人反戰運動蓬勃發展。1944年6月,在延安的日本解放聯盟總部領導下,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改名為日本解放聯盟山東支部。 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的歷史貢獻 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在聲援和配合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斗爭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公開發表《綱領》和《宣言》,提出反戰,聲援和幫助山東人民抗日斗爭;(二)主動爭取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密切配合八路軍的反戰工作;(三)利用各種形式,向日本軍官兵進行宣傳,啟發其停止侵略行動,站在革命人民一邊。反戰同盟充分利用傳單、書信、廣播等方式進行宣傳,在日軍各據點采用櫻花攻勢,激發日本官兵思鄉念親之情,以瓦解他們的斗志。(四)創辦日本工農學校山東分校、朝鮮革命軍政學校山東分校,以爭取日軍中朝鮮人的新來者及從中培養日、朝革命工作者。(五)踴躍參加各種群眾運動和活動。(六)與八路軍戰士一起拿起武器,直接與侵華日軍作戰。日本人今野博于1939年8月被八路軍俘虜,在八路軍指戰員關懷下,開始同情中國人民的抗戰斗爭,后來擔任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山東支部宣傳委員,并參加八路軍,1944年7月,今野博與日軍遭遇,不幸被俘,被關押、折磨達半年之久。他堅定不屈,表示:“只要我不死,仍要回到八路軍中去。”后被日軍秘密殺害于青島。反戰同盟山東分會的鈴木,在“掃蕩”中被包圍,他與兩名中國同志將手榴彈全部打完后,與敵展開肉搏,被俘后毫不屈服而犧牲,而且在刑場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日本共產黨萬歲!”。 山東的反戰同盟為山東根據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反戰同盟的許多戰士把鮮血灑在了山東大地上。抗日戰爭勝利后,日本解放聯盟山東支部成員有的應共產黨東北局的請求,參加了遣送日本難民回國的工作,有的參加了中國的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為中日人民友好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