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會把現在和以前不同平臺的問答輸出整理出來,與大家交流想法。同時也方便自己查看內容改進的空間,以及過了一段時間后想法是否會改變。 自從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后,關注較多的是育兒領域,被詢問最多的問題也是育兒問題,其次是關于全職媽媽的問題。 因為經歷過,且正在繼續經歷,因此略懂一二,僅表一家之言。 今日份育兒問答:你覺得科學育兒重要嗎?你會把孩子給認為「帶孩子就是給他吃飽穿暖」的老人帶嗎? 我僅代表個人立場說個人的想法。以下進入正題。 我們都知道,“帶孩子就是給孩子吃飽穿暖”的育兒方式是屬于五六十年代及上一輩時代了。 那時的社會背景是什么?農業社會啊,再加上文化大革命,“貧農”是一個非常光榮的身份,因此人生的追求就是成為一個光榮的農民。 而農民大部分時間是跟土地打交道,雖然也有文化的農民,但是再有文化,也得下鄉,也得改造成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農民最樸實的價值觀就是吃飽,貧農最渴望的想法就是穿暖。所以吃飽穿暖是對孩子最大的資源供給,那也是農民父母們最大的能力了,也是他們的認知。 因此對于那個時代的生產力和那個時代的父母輩們來說,沒毛病。 然后時代發展了,進入改革開放,這個時候農民不再是光榮的身份,而是工人。 這一代的父母輩當然不再僅僅滿足給孩子吃飽穿暖了,而是開始注重營養,致力于把孩子培養成工人先鋒隊。 顯然,那個時候教育依然不是父母們考慮的問題,教育這種需要遠見眼光和智慧至少不是普通父母們所具備的,所以那個時候聽到最多話是——“讀書有什么用,不賺錢還要倒貼錢,還不如出去打工有錢途。” 這里快進一下,然后進入到我們現在這個21世紀最缺什么?最缺人才的時代。教育成為了父母們最關注的核心點,什么內卷和雞娃都搞出來了。 我雖然不提倡這種瘋狂的教育,論經濟以及個人知識能力也不具備內卷和雞娃的條件,但是也很看重孩子的教育啊。 因為這就是時代進化的樣子,孩子享受福利的同時必須要去承擔要付出的代價,那就是要很努力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而要很努力真的不是靠“吃飽穿暖”支撐出來的,精神面貌更不是靠“吃飽穿暖”搞得定的。至少得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具備面對學習生活工作壓力的心理素質等。 而這些是孩子天生就會的嗎?不是的,是后天習得的,是需要靠家庭,學校和社會引領訓練出來的。 能力夠的父母,真的從胎教就開始起步了。能力普通的父母,至少在孩子的作業上也下手了。 至于吃飽穿暖,但凡不是貧窮到喝西北風,幾乎每家每戶都能滿足,甚至它已經不算是一種育兒方式,而是標配啊。 所以,現如今吃飽穿暖的帶娃方式就是沒有任何作為的育兒方式,等同于野蠻生長,連散養都夠不到邊的。 也因此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選擇自己帶娃,因為那一代人的觀念根深蒂固,他們本身也沒有錯,只是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了,再加上有些老人往往不愿意更新版本,因此這種方式自然而然會成為年輕人排斥的帶娃方式。 最后再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科學育兒重要嗎? 當然重要,比如孩子長馬牙,為了孩子的安全肯定不能去挑破,而是科學育兒,不要胡來。 再比如孩子因為腸絞痛哭鬧不止,我們肯定得科學育兒啊,比如做排氣操或飛機抱等來緩解孩子的痛苦而不是去拜大神,是吧! 還比如,面對孩子犯錯,面對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以及孩子每個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科學育兒至少不會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 當然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當照本宣科而不是根據孩子的自身發展特點和需求來育兒,那其實就是現代版的吃飽穿暖帶娃方式。 合著孩子就是一個沒有思想沒有感受沒有需求的機器人,就跟現在的網紅臉一樣,批次生產?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