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九十年代,大學生就是天之驕子,如此身份意味著高薪水、住房分配和商品糧等等,還有鐵飯碗和光明的仕途,彼時的大學生有很多的選擇權,能充分掌握自己的命運。21世紀之后,普通高校持續擴張,教育產業化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中國大學生的數量快速飆升,天之驕子的光輝卻漸漸暗淡,隨之而來的就業問題日益凸顯。表面上看,是因為社會沒有給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崗位,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大學生的基礎素質根本達不到企業的招聘要求。如此情況,使得近十年來,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直到今年,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量達到1100萬,他們已經同殘疾人、低保戶并列成為城市最難就業的三大群體。有人調侃說:大學生在人才市場就好像五毛錢的大蒜,被人挑來挑去。可見中國當代大學生是沒有辦法掌握自己命運的。 ![]() 尷尬的是,一面是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另一面則是企業求賢若渴,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有些焦慮的企業早早就開始了校園招聘,他們雇傭專業人士,制作出非常精美的海報,加之,專業素養極高的面試和期待的眼神,會給很多大學生帶來一種錯覺:我難道很搶手嗎?但真正的事實,從面試pass到拿到offer,再到最終入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時有可能被淘汰。 互聯網大廠招聘,都有什么套路? 一般來講,互聯網大廠的招聘從炎熱的八月份就開始了,顯然,他們爭奪的不是已經畢業的學生,而是在校的大四學生。因為離正式入職還有大概一年的時間,所以,充滿了各種套路和意外。 首先,有實力的科技企業、互聯網大廠常常會先發制人,進行熱火朝天的宣講會,把自己的企業和所在的行業都大肆吹捧一番,不諳世事的大學生哪能經得起如此誘惑,甚至有人剛剛面試完,就覺得自己找到鐵飯碗了;其次,企業為了能網羅到更多的人才,也不會只關注雙一流院校。如果有幸能搶到清華、北大的學生,他們會立即破格錄取,簽訂盡可能穩妥的合同,但是清華、北大、雙一流的學生畢竟是稀缺資源,外企、BAT、華為們挑完之后,已經所剩無幾,況且,他們壓根挑不夠。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能把視角對準到普通的二本院校,再利用完善的系統“升級”這些二本學生。任正非曾經向記者表示:華為正在持續打造企業運營系統,在這個系統內,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螺絲釘,任何人離開,包括他自己離開,也不會影響系統運作。這意味著,人的主觀能動性將會大幅降低,自然地,之于員工的素質要求也會降低。事實上,這個系統更加青睞“二本學生”,畢竟,清華、北大、雙一流的學生能動性太強了。 當然,系統歸系統,那是企業戰略規劃的事情,大廠的HR在面對熙熙攘攘的大學生時,依舊會有傲嬌情緒,畢竟,相比于學生,他們的選擇要多得多。面對琳瑯滿目的大蒜之時,大廠HR自然會挑挑揀揀,把“曖昧”情愫玩到極致,他們會笑著告訴畢業生:你已經通過面試,進入我司的人才庫。同時,會給面試者排出一個座次,好像梁山的108位好漢,但不會發放offer。面對這些常用套路,畢業生們見怪不怪,甚至自我安慰式地發明出大量黑話,比如把等待offer的過程,稱作“泡池子”,而一旦前面的人出現狀況,自己替補上位,則高興地稱之為“被撈”,還有“綠著呢”表示應該還有機會,而“變灰了”則表示徹底無緣大廠。久而久之,互聯網招聘市場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事江湖。 此外,從招聘到入職,還有很多意外的因素。 大公司一般都會重點關注入職體檢,特別是一些傳染類疾病患者根本無法入職。這里面常有Overkill的情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乙肝患者的谷丙轉氨酶一般會超標,但谷丙轉氨酶高的人未必就患有乙肝,包括肥胖、酗酒等因素都會導致其偏高,大型企業為了足夠安全,常常會全部退檔。雖然法律已然規定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不得歧視乙肝患者,但復雜的流程里隨時能找到“100個理由”退檔,比如企業會冰冷地告訴畢業生:不好意思,整個項目部都被取消掉了。顯然,在如此紛繁復雜的體系內,中國現有的大學生是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 擺正心態,笑看大廠招聘風云 顯然,畢業生和互聯網大廠之間,有著嚴重的供需不平衡關系,雖然大廠HR的套路很是令人生厭,但架不住高薪資的誘惑。天之驕子們雖然被傷害得體無完膚,但在短期內只能擺平心態,熬過迷茫期。 筆者之所以強調心態的重要性,正在于,現在的招聘江湖很難在短期內完成改變,比如供需平衡,法律對offer契約的保護制度,畢業生自身能力提升等等,這些都需要長期地建設,更需要一點兒“靜待花開”的心態,反倒是,如何正確面對“招聘風云”變成了當務之急: 在如此復雜的江湖中,毫無社會經驗的畢業生,非常容易精神崩潰。有些人在和大廠HR纏斗之后,還要面對畢業論文、答辯等事項,長時間的焦慮和心神憔悴會引發神經衰弱,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如此狀況又會加劇畢業生找工作的難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講,整個社會都應該給這些不諳世事的畢業生一些指導,保證他們順利度過危險期,而且在國家教育層面,需要盡快普及職業教育、心理教育,制定更清醒的法律制度,讓畢業生們充分掌控自己的命運,而不是面試pass之后,整天泡在池子里。(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