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詢場景中,咨詢師經常會對來訪者進行這樣的提問:“你的感覺如何?/這件事發生后你有什么感受?” 這樣的提問有時會貫穿整個咨詢,其重要性不亞于對來訪者過往經歷的了解。為了讓來訪者更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咨詢師需要不斷地提問和耐心的引導。 原因是,我們往往會忽略感受和想法的區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別人這樣的關懷時,你會回答“還行”、“不錯”、“還好”等等,這些只是你對這件事的想法和評價,而不是你切實的感受。 “實際上,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如何解釋我們的感受,而是如何把它識別出來。我發現,當我問來訪者有何感受時,他們通常會討論他們在想些什么,”芝加哥心理治療師塔吉雅娜·拉莫(Tatyana Rameau)解釋道。 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受傷,失望和羞愧,是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因為這相當于把自己內心最深處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看。 可是,一旦我們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們就能夠掌控它,并決定下一步做什么。這能讓我們感受自己的情緒,然后釋放出來,而不只是做出單純的應激反應。 你可以通過感受圓盤(如圖)來識別你的情緒,也可以通過閱讀《心情詞典》進一步了解在文化中人們對于情緒詞匯的認識和賦予這些詞匯的含義。 識別自己的情緒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慢慢來,不要妄想一步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