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抑郁障礙的發病率大約是男性的2倍。由于其女性自身特點,從青春期、生育期、圍絕經期都有發病的可能。
(一)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
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經前期心境不良已屬于“抑郁障礙”,它是指月經前一周及月經期出現明顯的易激惹、煩躁等情況,并且在月經開始后逐漸減輕,月經結束后一周內基本消失。據報道,20%行經女性存在嚴重的情緒癥狀,需要積極治療,3%-8%符合經前期抑郁障礙的診斷標準。
輕度以非藥物治療為主,比如改變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教育,以及心理治療。如果非藥物治療無效,或者中重度抑郁障礙則需要采取藥物治療,一般選用SSRI類藥物等。
(二)孕產期抑郁障礙
1、妊娠期抑郁障礙
妊娠期抑郁障礙多發生在懷孕頭三個月及后三個月。懷孕期間高達70%的孕婦可出現抑郁情緒,10%-16%符合重癥抑郁的診斷標準。
處理相關問題時,需考慮治療與不治療對于孕婦及胎兒的風險,告知孕婦及家屬風險和獲益??挂钟羲幬锸褂玫陌踩约帮L險,始終沒有定論。
一般重癥或者存在嚴重自殺傾向的孕婦才考慮藥物治療。藥物選擇上一般選用SSRI類??挂钟羲幬锏牟涣加绊懼饕婕疤?、新生兒的發育,以及出生后嬰兒的長期發育。
2、產后抑郁障礙
產后抑郁障礙通常在分娩后四周內出現抑郁發作,情況基本與抑郁障礙類似。
治療需要考慮的是哺乳對胎兒的影響,患者代謝的改變等。輕癥一般心理治療為主。情況加重就得考慮藥物治療,一般首選SSRI類藥物,其中氟西汀乳汁中會濃度偏高,應避免使用。
相關研究顯示,產后哺乳可減少產后抑郁發生的幾率。
(三)圍絕經期抑郁障礙
治療上基本遵循抑郁障礙的治療原則。此外應用雌激素等可以緩解抑郁情緒,可與抗抑郁藥物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