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蒸發后,會留下水漬的痕跡;飛機在天空飛過,會留下風的痕跡;石子掉進湖面,會起陣陣漣漪。所有自然界中的物體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時,似乎都會留下痕跡。記憶就是過去經歷過的事物在大腦這種特殊物質上留下的痕跡,只不過它在形式和內容上要復雜得多。而在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中,記憶的主要類型是其中的一個考點,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其中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相關知識點。 心理學家根據信息保持時間的長短,將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阿特金森和謝夫林提出的三級記憶模型,很好地說明了三個記憶系統的關系。記憶由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或者三個階段組成,它們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信息首先進入感覺記憶,其中那些引起個體注意的感覺信息才會進入短時記憶,在短時記憶中存儲的信息經過復述,存儲到長時記憶中,而保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在需要時又會被提取出來,進入短時記憶中。 1.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或感覺登記(sensory register)是指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被保存下來的記憶,它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 (1)存儲時間為0.25至4秒。例如,在觀看電影時,雖然呈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幅幅靜止的圖像,但是我們卻可以將這些圖像看成是連續運動的,這就是感覺記憶存在的表現。 (2)容量較大,為9-20個比特。 (3)感覺記憶的形象鮮明,儲存的信息是未經任何處理的,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樣直接加以編碼和儲存的,編碼方式為圖形和聲像。 (4)感覺記憶信息原始,記憶痕跡容易衰退。 2.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 (1)保持時間為5秒至1分鐘,比如說在一些國際會議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同聲翻譯,那么同聲翻譯人員使用的記憶主要就是短時記憶。 (2)容量有限,為7±2個組塊。 (3)編碼方式以言語聽覺形式為主,也存在視覺和語義的編碼,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復述進入長時記憶。 3.長時記憶(long-term memory)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的存儲。 (1)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到許多年,甚至終身; (2)容量沒有限制; (3)信息的來源大部分是對短時記憶內容的復述,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獲得的。 了解完知識點,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練習題,看看自己是否掌握。 1.( )一般指保持時間在一分鐘以內的記憶,是信息從瞬時記憶到長時記憶之間的過渡環節,其容量有限且容易受到干擾。 A.短時記憶 B.瞬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感覺登記 2.歌里唱著“一瞬間,有百萬種可能......”,就如同( )一般,時間極短,容量大,形象鮮明。 A.短時記憶 B.瞬時記憶 C.工作記憶 D.長時記憶 3.記憶容量大約是7±2個組塊的記憶是( )。 A.瞬時記憶 B.短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情緒記憶 到這里,關于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的介紹就結束了,希望能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參考答案 1.【答案】A。解析: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為5秒至1分鐘。它的容量有限,為7±2個組塊。故選A。 2.【答案】B。解析:瞬時記憶是指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被保存下來的記憶。感覺記憶的存儲時間極短,為0.25~4秒,容量較大,為9-20個比特。故選B。 3.【答案】B。解析: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為5秒至1分鐘。它的容量有限,為7±2個組塊。故選B。 |
|
來自: 新用戶13205TK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