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立場聲明:與品牌方利益無關。 說起跑步鞋,很多人都會想到Nike,事實上在運動場里穿Nike的跑者確實很多,畢竟馬拉松碳板跑鞋的影響力在那呢,但實際上對于大眾跑者來說,尤其是初入門的跑者和日常養(yǎng)生慢跑的跑者,Nike并不是最優(yōu)的選擇,對于入門跑者和日常養(yǎng)生跑者,我個人更推薦亞瑟士和美津濃。 今天就更新一下2021年亞瑟士的最新跑鞋矩陣,因亞瑟士跑鞋型號眾多,本次僅介紹最具代表性和常見的跑鞋,對于比較小眾或未在國內上市的鞋款就不多做介紹了。 先放一張導圖供大家參考。
中底科技中底科技方面,2020年亞瑟士終于推出了其全新的中底科技,F(xiàn)lytefoam Blast,這款中底是eva和obc混合發(fā)泡而來,相比其前代Flytefoam科技泡棉來說,更加軟彈。另外還有一款Flytefoam Blast Turbo,這款泡棉應該是peba發(fā)泡而來,其在緩震和回彈方面的性能很值得期待。 至此Flytefoam家族就有了高中低多款、性能側重各不相同的材料,搭配起來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很多。 其他中底科技可參照我以前的一篇文章,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下面就介紹一下2021亞瑟士的跑鞋矩陣,鞋款并不全面,主要以常見和在售的為主。 競速系跑鞋先介紹下競速系跑鞋,亞瑟士給人的印象比較保守,在大眾慢跑鞋領域非常有競爭力,但在頂級競速領域一直沒有非常有競爭力的鞋款,雖然之前出過一款MetaRacer,但好像沒有掀起多大的浪花,今年亞瑟士一下發(fā)布了兩款頂級競速跑鞋,分別是MetaSpeed Sky和MetaSpeed Edge,在東京奧運會上,這兩款鞋子可以說是大放異彩,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這兩款跑鞋。 MetaSpeed Sky這款競速跑鞋采用了亞瑟士最新的FF Blast Turbo科技中底,這款中底是亞瑟士目前最頂級的科技中底,集輕量、軟彈于一身,亞瑟士也將這款頂級中底用在了頂級的競速跑鞋上。為提高回彈性能,增強推進力,亞瑟士在中底泡棉內嵌了一塊輕質V形全掌碳板,在跑動的過程中提高穩(wěn)定性的同時提供額外的推進力。
外底方面沒有使用Ahar耐磨大底,而是使用了重量更輕的Grip輕量橡膠大底,在耐磨性和重量間進行了平衡。 鞋面則使用了較為傳統(tǒng)的工程網(wǎng)布材質,舒適性和包裹性不錯,但透氣性可能略差,其實可以考慮使用NOMO紗材質來增強透氣性。
這款Sky的鞋底厚度比較厚,適合大步幅的跑者穿著,而且官方經過實驗驗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跑者的步幅。很多人都說這雙鞋可以跟耐克的alphyfly正面硬鋼一把。 坡差:5mm 鞋重:US9 199g 適合正常足弓大步幅跑者進行長距離競速穿著。 MetaSpeed EdgeMetaSpeed Edge與Sky同期發(fā)布,在科技上與Sky如出一轍,但亞瑟士卻通過中底材料的用量、碳板造型上的變化打造了一雙側重點與Sky不同的頂級競速跑鞋,Sky可以增加步幅,而Edge可以提高步幅。 中底同樣使用FF Blast Turbo科技材料,同樣的Grip輕量橡膠大底,同樣內嵌輕質碳板,兩者的造型也非常相似,但在中底厚度上Edge比Sky要薄,坡差卻更大,同時碳板的造型也有所不同,Edge的碳板比Sky的更翹。 這款鞋中底厚度更薄,更翹的碳板也導致鞋子的反推更快,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步頻,同時能增大步幅,因此適合步頻比較高的跑者穿著。 坡差:8mm 鞋重:US9 188g 適合正常足弓高步幅跑者長距離競速穿著。 MetaRacer亞瑟士的上一代旗艦競速跑鞋,這款跑鞋因為發(fā)布的比較早,中底使用的是Flytefoam科技泡棉,相較FF Blast泡棉各項性能都要差一些,前掌到足中部位內嵌半掌碳板,中底使用GuideSole動能弧科技,外底為Grip發(fā)泡橡膠大底,這雙鞋比較有辨識度的是鞋尖上的一個開口,被戲稱為充電口。
對于這雙鞋的評價,從反饋來看還是比較軟彈的,跑起來也比較舒服,透氣性非常好。 坡差:9mm 鞋重:US9 190g 適合正常足弓跑者中長距離競速穿著。 Magic SpeedMagic Speed是今年發(fā)布的競速訓練跑鞋,中底使用的是最新的FF Blast科技泡棉,前掌內嵌不對稱半掌碳板,這個碳板的作用更偏向于保持鞋底形態(tài),而不是起到推進的作用。鞋底為GuideSole動能弧造型,跑動過程中起到快速滾動的目的。 鞋面為單絲纖維網(wǎng)布材質,透氣性非常不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破鞋面易破的魔咒。
這雙鞋適應的范圍比較大,可競速穿著、可日常競速訓練穿著,也可以530配速慢跑穿著。詳細了解這款鞋子可以查看我的這篇原創(chuàng): 坡差:5mm 鞋重:US9 235g 適合正常足弓跑者綜合訓練或競速訓練穿著。 EvoRide 2這雙鞋的中底為全掌Flytefoam泡棉,鞋底采用GuideSole動能弧科技,鞋面為常見的網(wǎng)布材質,鏈接的這款鞋為春秋款,適合天氣比較涼爽期間跑步穿著。 坡差:5mm 鞋重:US9 235g 適合正常足弓跑者速度訓練穿著。 DynaBlast 2這款鞋截止發(fā)稿還未在國內上市,可通過亞馬遜海外購購買。 這款鞋的中底為全掌FF Blast泡棉,腳感軟彈舒適,鞋面為工程網(wǎng)布,從圖片上能夠看到鞋面有較大的透氣孔,想來透氣性應該是不錯的。
坡差:8mm 鞋重:US9 252g 適合正常足弓跑者速度訓練穿著。 支撐系跑鞋說完競速系跑鞋,再來看支撐系跑鞋,我一般會先介紹緩震系,但亞瑟士最出名的kayano系列為支撐系,這次就把支撐系放前邊來介紹。 kayano 28kayano系列是亞瑟士的頂級支撐系慢跑鞋,這個系列絕對稱得上是亞瑟士的明星系列,今年來到了第28代。kayano 28中底使用的是全掌FF Blast科技泡棉,前后掌的Gel緩震膠依舊是標配,足中部位Trusstic穩(wěn)定片相比27代是有所縮減的,所以很多人反饋28代的穩(wěn)定性不如27代,中底內側DuoMax雙密度材料起到支撐的作用,大底使用的是Ahar耐磨橡膠。 坡差:10mm 鞋重:US9 309g 適合內旋過度,外翻的跑友慢跑穿著。如果比較注重支撐性能的話建議購買27代。 GT-2000 10亞瑟士的次頂級支撐系跑鞋,這款跑鞋有很多人喜歡,今年來到第10代。GT-2000 10的中底使用的是全掌FF Propel泡棉,前后掌同樣配置有Gel緩震膠,穩(wěn)定和支撐方面,第10代用Lite Truss科技替代了之前使用的Trusstic+DuoMax雙密度中底的組合,效果如何有待驗證,外底方面使用Ahar耐磨橡膠大底,耐磨性無需擔心。 坡差:10mm 鞋重:US9 275g 適合內旋過度,外翻的跑者慢跑穿著。因更新了穩(wěn)定模塊,效果有待驗證。 GT-1000 10GT-1000也是亞瑟士比較熱門的支撐系慢跑鞋,這款鞋使用全掌Flytefoam泡棉,后掌可視化Gel緩震膠,中足內側DuoMax雙密度材料起到支撐的作用,外底為Ahar耐磨橡膠大底。以上配置組成了這款支撐系慢跑鞋。 坡差:8mm 鞋重:US9 275g 適合輕度內旋過度,外翻的跑者慢跑穿著。 MetaRunMetaRun這款鞋已經發(fā)布很久了,它的定位是頂級的支撐系跑鞋,定位甚至在kayano之上,如今它依然在官方旗艦店有售,而且價格還很堅挺。 這款鞋中底為全掌Flytefoam泡棉,并添加了有機纖維材料,從而實現(xiàn)了長時間的支撐而不易變形。前后掌Gel也沒有缺席,前掌內置,后掌可視的Gel緩震膠使得緩震性能更強,Ahar耐磨橡膠大底保證了鞋底的耐磨性,中足部位Trusstic穩(wěn)定片搭配中足內側DuoMax雙密度材料保證了鞋子的支撐性能。 從跑者的反饋來看,這款鞋子的中底軟硬度介于nimbus和kayano之間,且能夠應對中長距離跑步的需求。 坡差與鞋重數(shù)據(jù)我沒有找到,預計坡差在8-10mm,鞋重US9預計在300g左右,適合內旋過度,外翻的跑者中長距離跑步穿著。 緩震系跑鞋介紹完支撐系,再來看緩震系,亞瑟士的緩震系跑鞋沒有支撐系跑鞋那么出名,但其實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代表性的鞋款。 Metaride這是一款頂級的緩震系競速跑鞋,說實話,我沒搞不懂這雙鞋的確切定位,天貓官方旗艦店對鞋子的介紹都是莫名其妙,在緩震和競速間橫跳。有意思的是,京東旗艦店卻都是緩震系,所以我把這款鞋歸類到緩震系里。 這款鞋的中底為技術比較成熟的雙層中底技術,中底上層為Flytefoam泡棉,下層為Flytefoam Propel泡棉,后掌配置環(huán)繞式可視Gel緩震膠,鞋底使用GuideSole動能弧科技以及Guidance Line重心引導線,可以說這雙鞋也是集中了亞瑟士家的當家科技,雖然中底沒有用上最新的FF Blast泡棉,但經過亞瑟士的調教迭代后,腳感還是很不錯的。 坡差:0mm 鞋重:US9 306g 這款鞋官方定位竟然是馬拉松跑鞋,單只鞋重300g+的重量讓馬拉松的中后程負擔大增,所以還是建議日常中長距離跑步穿著,慢跑或競速訓練都能應付。 Nimbus 23![]() 京東 亞瑟士男鞋(ASICS)2021新品GEL-NIMBUS 23前后支撐緩震透氣網(wǎng)眼運動跑鞋1011B160 跑步鞋 白色/淺棕色 42.5實時價格11小時前已更新 873.05元起 去購買活動 滿1件打9.5折 亞瑟士家最出名的緩震系跑鞋,最新款為Nimbus 23,中底為成熟的Flytefoam雙層中底,中底上層Flytefoam泡棉,下層Flytefoam Propel泡棉,前后掌Gel緩震膠,中足部位Trusstic穩(wěn)定片,Ahar耐磨橡膠大底一個都不缺席。 坡差:10mm 鞋重:US9 310g 這款鞋適合正常足弓大體重跑者慢跑穿著。 Cumulus 23Cumulus系列是亞瑟士次頂級緩震系列跑鞋,這款跑鞋中底為全掌Flytefoam泡棉,前后掌Gel緩震膠配置,提升緩震性能,外底為Ahar耐磨橡膠大底。
坡差:10mm 鞋重:US9 280g 適合正常足弓跑者慢跑穿著。相比Nimbus系列,Cumulus系列在配置上有所不如,但價格方面要便宜不少,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NovaBlast 2這雙鞋是亞瑟士在款式上的全新嘗試,在外形上與傳統(tǒng)的支撐系和緩震系均有較大差別,辨識度非常高,最明顯的特點就在于中底泡棉幾何型切割設計。 這款鞋更新到了第二代,中底使用的是全掌FF Blast泡棉,并沒有配置Gel緩震膠和Trusstic穩(wěn)定片,大底為Ahar耐磨橡膠大底,鞋面為傳統(tǒng)的工程網(wǎng)布,整款鞋子還是比較亮眼的。 坡差:8mm 鞋重:US9 275g 這款鞋中底緩震性能不錯,但穩(wěn)定性方面略有不足,相比一代產品在穩(wěn)定性上有所提升,但相比傳統(tǒng)的穩(wěn)定系和支撐系跑鞋,還是顯得穩(wěn)定性弱一些。適合正常足弓跑者慢跑穿著。 GlideRide 2這是一款定位于跑步訓練的跑鞋,中底為Flytefoam雙層中底,中底上層為Flytefoam泡棉,下層為Flytefoam Propel泡棉,鞋底使用了GuideSole動能弧科技,外底為Ahar耐磨橡膠,搭配Guidance Line重心引導線,在跑步過程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坡差:5mm 鞋重:US9 247g 這款跑步訓練鞋比較適合有速度提升需求的跑者在跑步訓練時穿著。 RoadBlast這是一款入門款的慢跑鞋,雖然是入門款,但中底使用的卻是最新的FF Blast科技泡棉,腳感方面并不是特別軟彈。 坡差:10mm 鞋重:US9 247g 適合正常足弓入門跑者慢跑穿著。 總結亞瑟士這個一直躺著吃Gel和Flytefoam老本的品牌終于在最近幾年有了不小的動作,在延續(xù)經典款跑鞋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推出了幾款不錯的跑鞋,讓亞瑟士在高端競技領域也有了一戰(zhàn)之力,使得亞瑟士的跑鞋矩陣更為完整。 最新發(fā)布的跑鞋也呈現(xiàn)了家族式的元素,比如鞋身造型、型號命名等,比如Blast系列、Meta系列,Speed系列等,當然現(xiàn)在的命名還是有些混亂,希望在鞋款不斷優(yōu)化,推陳出新的過程中梳理出更明晰的脈絡,讓跑者有更多更適合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