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醬。聊一聊中國歷史,古典文學。若要轉載,請聯系我授權哦~~~ 秦觀和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并稱“蘇門四學士”,其中,蘇軾最喜歡秦觀。這樣才華橫溢的秦觀,被蘇軾欣賞的秦觀,卻直到37歲才考中進士,隨后入朝為官。 ![]() 而在仕途上,秦觀也很不順利。1094年,蘇軾被貶,秦觀也因為與蘇軾的關系而遭牽連,被貶為杭州通判,兩年后,又被貶到郴州。被貶郴州的第二年七夕,秦觀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鵲橋仙·纖云弄巧》。在如此困頓的情況下,還能寫出這么美好的詞作,秦觀不愧是詞壇大家。今天,我們就重溫一下這篇經典之作吧。 ![]() 七夕的那天晚上,秦觀抬頭眺望夜空中的銀河,不禁聯想到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無限的感慨在他心中升騰翻涌,最后都化作了這首流傳千古的《鵲橋仙》。千百年后的如今,只要提到七夕詞,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首詞。 本詞開頭的八個字“纖云弄巧,飛星傳恨”,很自然地點明了地點是在天上,給詞作增添了一抹浪漫的神話色彩。織女將纖薄輕盈的云彩紡織得千變萬化、巧妙多端,劃過天際的流星仿佛也傳遞著牛郎織女相愛而不能相聚的遺恨。 ![]() “銀漢迢迢暗度”,說的是每年的七夕,織女從悄悄渡過銀河,與牛郎相聚。“迢迢”二字說明了牛郎織女二人的距離之遠,與本詞的最后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遙相呼應。即便牛郎織女距離很遠,一年也才相聚一次,但是他們的愛情依然純潔堅貞。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說的是牛郎織女相見之時的快樂與珍貴。人世間有很多值得追求的東西,比如功名利祿,比如金銀財富,但是,牛郎和織女的相會,卻比這些東西都要美好。 ![]()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描寫的是牛郎織女會面時的情形,溫柔多情,浪漫繾綣,這樣美好的時光就好像是在夢中一樣。他們的約會,既像夢境一樣美好,也像夢境一樣短暫。相聚的時光再美好,也總有分別的那一刻,這就好比夢總有蘇醒的那一刻一樣。 “忍顧鵲橋歸路”,正是因為這樣相聚的時光太美好了,因此分別的時候,他們才不忍回頭看那歸去的路,生怕一個回首,就又舍不得分開,以至于內心更加眷戀、痛苦。這句詞寫的是牛郎織女二人分別時的不舍之情。 ![]() 本詞的最后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歷來被人們傳誦不絕,安慰了無數分隔兩地的情侶。只要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的,空間上的距離無關緊要。我細細品來,覺得這兩句與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一個說的是愛情,一個說的是友情而已。 ![]() 不過,兩個人的距離應該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被迫分開的。在這種情況下,二人還堅持不分手、不放棄,才是愛情最好的證明。假如說是其中一人主觀上不想在一起,那么就要對這段感情的真誠度打個問號了。畢竟,真心相愛的人都是希望能夠長相廝守的,不少的分隔兩地都是無可奈何。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