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 2.艾灸氣海穴,有延年益壽、養生保健的作用。 3.艾灸關元穴,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 4.艾灸大椎穴,可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 5.艾灸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 6.艾灸身柱穴,可以日常養生保健八大穴位經衰弱,失眠癥,頭痛的發作,可以防止疲勞,促進肌體體力的恢復。(身柱,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三胸神經后支的內側支和第三肋間動脈后支。主治身熱,咳嗽,氣喘,驚厥,癲癇,脊背強痛,疔瘡,及百日咳,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癔病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7.艾灸三陰交穴,具有健脾和胃化濕,疏肝益腎,調經血,主生殖的功能。 8.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