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龍為馬】35×35 紙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閱讀原文可進) 中國神話里,龍一直都是威武、權勢的象征。它統管天上人間,呼風喚雨,龍顏一怒,便興風作浪,雷霆雨露,俱是龍恩,人間禍福全看它心情。 但翻開西游,卻看到不一樣的龍。 西游里的龍,幾乎泛濫成災,不要說江河湖海,就連潭里、井里都有。 一句話:凡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的身影。直讓人懷疑,所謂陰溝里翻船,很可能是龍在里面艱難探索。 但這些龍,完全沒有我們想象的高大上,它們基本上都是給神仙差遣用的,地位非常卑微。 比如在三十八回登場的烏雞國井龍王,雖然住的地方也稱“水晶宮”,但當豬八戒被孫悟空忽悠下去找它要寶貝時,它忍不住吐槽: “可憐,我這里怎么得個寶貝?比不得那江河淮濟的龍王,飛騰變化,便有寶貝。我久困于此,日月且不能長見,寶貝果何自而來也?” 久困井里,日月都不能常見,聽得出來滿滿的憋屈。 不僅如此,他還得干一件一般人都不愿干的事:守尸。 而且一守就是三年,還得保證尸體不被水泡爛。 身份是龍王,干的卻是殯儀館停尸房臨時工的活。 比烏雞國井龍王更悲催的,還有東土大唐境內的洪江龍王。 這個龍王很任性,不知道是龍做膩了,想體驗一下魚的生活,還是想展示一下與魚同樂的姿態,總之就是變成一條金色鯉魚,但還沒游出百米就被漁民抓到,賣給了陳光蕊。要不是它拼命向陳光蕊眨眼,早就被紅燒或糖醋了。后來,它也像烏雞國井龍王一樣,為陳光蕊守尸,時間更是長達十八年。 再看比井好一點的:潭。 碧波潭萬圣龍王,這“萬兒”還挺亮的,跟牛哄哄的牛魔王也稱兄道弟,可惜全家都是賊:他跟女婿合伙偷了祭賽國金光寺寶塔上的舍利,女兒也偷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養舍利,結果,他自己龍頭被孫悟空打得稀爛,龍女被八戒筑死,龍子龍孫全被實施種族滅絕,只剩龍婆被穿了琵琶骨,鎖在柱上當裝飾品。 而導致萬圣龍王被滅門的原因,是貪念;之所以會有貪念,應該還是窮,沒啥寶貝,才會一見舍利就想據為己有。 那么,那些“飛騰變化,便有寶貝”的“江河淮濟的龍王”們呢? 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 最有名的涇河龍王,西海龍王敖順的妹夫,兢兢業業為天庭司雨,卻斗不過人間一道士,降雨量只差了一點,就被天庭判斬首,而且是被一個凡人所斬。 更讓人無語的是,涇河龍王的悲催命運,還是早就注定的,據十殿閻王對李世民劇透:“自那龍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該遭殺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第十回) 所以之前分析過,涇河龍王存在的作用,就是在取經這盤大棋中當一顆棋子,注定活不過一集【傳送門】。而且,它也跟碧波潭萬圣龍王一樣,自己倒霉,家人也倒霉——他生了九個兒子,前面八個在天庭體制內混得還可以,最小的兒子鼉tuó潔,因為未成年就喪父,被舅舅西海龍王放在黑水河歷練。沒想到,它仗著舅舅是西海龍王,先是霸占了黑水河河神府邸,又被人忽悠說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設局抓了唐僧,最后被它表哥西海太子摩昂抓回,死罪雖免,活罪難饒。 更讓人難堪的是,死后多年,涇河龍王還被孫悟空無情羞辱。 當敖順告訴孫悟空,抓了他師父的黑水河怪其實是他外甥時,孫問,你妹生了幾個兒子,是不是都在那里作怪?敖順如實說,我妹有九個兒子,名字分別是:小黃龍、小驪龍、青背龍、赤髯龍、徒勞龍、穩獸龍、敬仲龍、蜃龍、鼉龍。 孫悟空也損,立馬就挖苦說:“你妹妹有幾個妹丈?”敖順說一個,就是之前被斬的涇河龍王,我妹守寡多年,前年病故。 孫悟空不依不饒,又問:“一夫一妻,如何生這幾個雜種?” 為什么這么問?因為涇河龍王九個兒子的名字,其實也是九個不同的龍種,生物學上的分類,應該就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蜥形綱-有鱗目-飛行科-龍屬”之下的不同龍種(或亞種)。常識告訴我們,同一公母所生的下一代,絕對不可能出現不同種的混亂情況,除非那母的跟不同種類的雄性交配過。所以很明顯,孫悟空就是在諷刺敖順,你妹私生活好亂啊。 但孫悟空不懂,龍是神物,它的生殖系統是不同于普通動物的,所以敖順認真嚴肅地回答他:“此正謂龍生九種,九種各別。” 其實民間早就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的共識,只不過,造成“各有不同”的原因,是龍很花心,喜歡換口味,所以它的九個兒子是跟不同的雌性動物生的。明代的《五雜俎》如是說: 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污者(《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就是龍盤他媽而生的)。 看來,龍還真是不挑。 好像離書遠了,我們回到西游宇宙里。 既然說到了西海龍王,現在就來看看,在龍族中居于頂端的四海龍王,又是怎樣的生存狀態。 東南西北四海龍王是四兄弟,姓敖,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東海龍王敖廣,因為東海分別被哪吒和孫悟空鬧過,每次都損失慘重。 哪吒鬧海,西游里作為背景交代,一筆帶過:“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凈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絳子。”(八十三回) 孫悟空鬧海,西游里濃墨重彩,因為沒有這次鬧海,就沒有如意金箍棒,也沒有鳳翅冠、金鎖甲、步云履。 我們印象中威風凜凜的“金猴”形象,都拜鬧海所賜。 而面對這樣蠻不講理的草根妖猴,身居龍族最高位的東海龍王,口口聲聲稱孫悟空為“上仙”,卑躬屈膝,要啥給啥,不敢說半個不字。它的三位兄弟,表現也是這樣:“南海龍戰戰兢兢;西海龍凄凄慘慘;北海龍縮首歸降……”(第三回) 是被孫悟空打怕了嗎? 根本就沒打過,只是覺得他不好惹,更不知道他會不會天上有人,因為上一個來鬧過的,后來跟他父親都成了天庭軍方高層,你知道這個姓孫的后臺有多硬?所以不敢得罪,只是走法律程序,上天告狀。 作為玉帝的臣子,其實也是玉帝的奴才,敖廣很清楚,把這事踢給天庭,由上面處理,我就不會得罪人了。 西游從頭到尾,敖廣每次遇到孫悟空都戰戰兢兢,大氣不敢出。最大膽的舉動,就是在孫悟空憤然離開唐僧路過東?!坝懕韬取睍r,用張良納履的心靈雞湯灌他,讓他回歸取經團隊,以免留在花果山,成為埋在龍宮附近的一顆定時炸彈。 更慘的還是西海龍王敖閏(后被改名敖順),只因為第三個兒子玉龍“縱火燒了殿上明珠”,他立即“表奏天庭,告了忤逆”,導致兒子被玉帝“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后來觀音求情,將它流放到鷹愁澗等取經人。在漫長的等待中,堂堂西海三太子,經常餓肚子,“饑了時,上岸來撲些鳥鵲吃,或是捉些獐鹿食用”。后來雖然加入取經團隊,卻被唐僧騎在胯下,一路受虐,孫悟空只要覺得它走得慢,舉棒就打。(二十三回) 東海、西海的龍族都這么倒霉,南海、北??上攵?。除了完成天庭常規的司雨工作量,孫悟空在西游路上動不動就“請四海龍王助雨”,甚至連沒有背景的虎力大仙,只要念對咒語,就能命它們降雨。 如此卑微,哪里還有什么“龍威”? 在體制內混成“王”了都慫成這樣,那些啥職位都沒有的龍族,命運可想而知。書中雖然沒有正面描述,但從一些一閃而過的零星句子,還是能隱約看出,普通龍的遭遇有多么悲慘。 比如第二十五回,五莊觀的鎮元大仙所用的兵器,是“龍皮做的七星鞭”——這跟哪吒抽龍筋當腰帶如出一轍。 還有,第十回說,天上有一座“剮龍臺”。干什么用的?處死犯罪的龍嗎? 當然不是。否則,涇河龍王就不是由魏征來斬,而是直接在“剮龍臺”執刑了。 回憶一下,如來幫玉帝鎮壓了孫悟空之后,玉帝請吃飯,主菜是什么? 龍肝鳳髓。 也就是說,剮龍臺,其實是天宴后廚的砧板,剝龍皮、剜龍肝、做龍刺身用的。 可憐凡間總有父母望子成龍,他們怎么想得到,成龍,既是給玉帝當奴才,也是給天庭當食材。 所以,如果你在天上看到有些龍張牙舞爪的,不用怕,它其實沒幾天蹦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