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是個自信的人。 他在退休之前,來找我,陪他一塊登過一次山,那山很高,需要專業設備才行。 他年紀比我大,可身手比我還矯健,隨行他還帶著一個保鏢和一個秘書,也是他的參謀人員,都是登山高手。 古語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王石算得上一個仁者。可仁者往往也有另一面,此時的他,人如其名,還是很硬,很倔強。我一路跟他談話,核心就是一個字:“退”,可他根本不接茬,悶頭爬他的山。我替他干著急,可沒有辦法,我連他的步伐都跟不上。跟不上別人步伐的人,是不配談“進”的,我就是這樣,總是進步不力。他時不時的說我不行啊,得加油啊! 我有自知之明,我不僅愛山,我還樂水,我對水的柔和退,變和下,要比他認識的深刻。我知止。于是我停下來,不爬了,我就在半山腰等他。大約半個小時,他們又下來了。爬過山的他,好像更加振奮了。作為朋友,我真替他感到危機,他雖然感到害怕,但從未想過放棄。 我心內很急,一定要幫他改變看法啊。于是跟他說,需要單獨談幾分鐘,其他人就別跟來了。就我們兩個人,轉身來到一個懸崖邊上,涯不高,但很垂直陡峭,我把明哲保身,以退求全跟他又說了一遍,可他仍然不動心,我急得一把把他推到了懸崖下面,那里是一個深潭。我寄希望于這一推,行不行,我心里也沒底。 保鏢和秘書聞聲過來,他才從深潭浮出水面,急忙把他拉了上來,他臉色不太好,不知是凍的還是嚇的,很是蒼白。看我的眼神有幾分怒氣,我也回敬他同樣的眼神,誰也沒說什么,他和屬下一路飛速下了山。我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不久以后,我聽到他宣布退出萬科的消息,終于替他松了一口氣,默默的笑了,替他高興。 又二年,他來找我,帶著禮品,說是想泛舟西湖,約我一同前往,喝點酒,下盤棋,這個時候的他,身上已經沒有曾經的倔強了,人也隨和溫柔了很多,我才欣然陪同。游完西湖,一行人還到靈隱寺燒了一柱香。 有人說,杭州的文化,就是一個靈隱寺,一個西湖。前者隱藏靈魂,后者包容皮肉。這話總結的很準確啊。 千百年來,偏安一隅,寓情山水,相忘江湖,杭州都是一個理想地啊! 臨別王石非要請詩一首,盛情難卻,于是就著靈隱寺方丈的墨寶,打油詩一首: 江南煙雨多蒙蒙,幽園藏身幾代人。 忍卻王事盡富貴,負了如來無負卿。 這詩寫的怎么樣?正要問他,抬頭只見他微一笑,那么會心,我也就踏實了,跟著一喜,人就醒了! 又是夢一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