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以武力登上皇位,他的兩個兒子有學有樣,幾度造反,不得善終。朱棣的孫子朱瞻墡則幾度讓位,成為大明最長壽,最榮寵的王爺。 朱瞻墡(1406一1478)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五子,宣宗朱瞻基的弟弟,母親是誠孝昭皇后張氏。永樂二十二年,朱瞻墡封為襄王。 朱高熾的兩個弟弟漢王,趙王一心想當皇帝,而朱瞻基的兩個弟弟瞻墡,瞻墉就沒有當皇帝的野心。 仁宗朱高熾當上皇帝后,效仿自己的經歷,讓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任監國。可是,朱高熾身體不好,不久就駕崩了。 朱高煦,朱高燧蠢蠢欲動,為防止意外,張皇后嚴密封鎖皇帝駕崩的消息,派人去秘密迎接太子還朝,同時讓襄王朱瞻墡監國。于是,大明出現宗藩在兩京同時監國的奇怪政治格局。 如果,太子朱瞻基在途中有什么意外(朱高煦曾派人劫殺),監國朱瞻墡將是名正言順的皇帝,這是他第一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宣德八年,朱高煦起兵造反后,皇帝朱瞻基御駕親征,襄王,鄭王留京監國,如果,朱瞻基打不過叔叔,被擒了,朱瞻墡將是未來的皇帝,這是他第二次接近皇位的機會。 宣宗朱瞻基平叛回京后,就讓襄王朱瞻墡回到封地長沙了。朱瞻基38歲時英年早逝,英宗朱祁鎮繼位。 1449年,蒙古瓦刺太師也先入寇,英宗御駕親征,在土木堡兵敗被擒,國家無主。 此時,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年幼,不能擔負穩定國家的重任。孫太后打算立有賢能之名的朱瞻墡為皇帝。 但是,朱瞻墡對皇位不感性趣,只愿當個逍遙王爺,他寫信給孫太后:立皇長子見深為太子,請郕王朱祁玨監國,并招募勇智之士,來營救英宗。'這是他第三次離皇位如此之近。 后來,大臣于謙等人立了郕王朱祁玨為皇帝,即景泰帝。朱祁鎮回來后被囚禁,朱瞻墡寫信給景泰帝:'皇上最好早晚都要向太上皇問安,率群臣朝見,不要忘了要恭順!' 奪門之變后,英宗朱祁鎮復位,他對這位皇叔也是非常猜忌的。只是不久之后,朱祁鎮在宮中看到朱瞻墡以前寫的兩封信,和保留在孫太后處的襄王金符,才明白襄王一直在幫助自已。 襄王朱瞻墡回京問安,英宗隆重招待,臨別時送至午門外,灑淚而別。襄王逡巡再拜,英宗問:'叔父何話想說?'襄王說:'天下人都希望有大治如饑渴,愿陛下少刑獄,少稅斂!'英宗拱手謝道:'敬受教!',目送襄王離去后才回宮。 天順四年,襄王朱瞻墡再次入朝。臨別時,英宗率百官送到蘆溝橋。襄王辭謝說:'以臣先君,大亂之道也!'英宗則說:'王德厚望崇,今日非以君送臣,乃以侄送叔,何亂之有?” 成化十四年(1478年),襄王朱瞻墡病逝,享年73歲,謚號憲。 為仁者壽,沒有野心的人長壽,朱瞻墡一生,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七朝六帝,受到最高禮遇,是明成祖朱棣最長壽的一個孫子。 |
|
來自: 地久天長9999 > 《大千世界、人世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