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門被敲響了,我知道準是父親跑步回來了。 十幾年了,父親堅持一周運動三次。無論多么忙碌,他總會穿上領口垮塌的T恤、套上老舊的黑色運動鞋,繞小區跑上二十分鐘。然后,在家中的客廳里舉著銹跡斑斑的杠鈴練習力量……父親曾自豪地告訴我:這套運動流程是他自己看書研究的! 看著他如此簡陋的運動裝備,見證著他年復一年的堅持,我不得不嘆服于他的自成一派,敬重于他耐受枯燥的韌性!從酷暑到嚴冬,從青絲到半頭的白發,他就這么一直跑著,絕不允許自己怠惰!他實在是一個自律而可敬的人。 除了極其自律之外,父親還是一個極其節儉的人。他有一輛小破電動車,已經騎了十幾年,車把手早已僵硬得難以把控,每次轉方向總要費大力氣。坐在后座上的我常歪著頭問:“爸,你不換車嗎?” 而他總會用一雙大手拍拍車頭,毫不猶豫地說道: “還能用的東西為什么要換?” 就這樣,每天清晨,我在小區門口和父親,也和他那輛福州城最有年頭的電動車揮手道別。當父親嫻熟地跨上他的電動車,微笑著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處,我的嘴角總會不自覺地上揚,有一種歲月靜好的安寧祥和。 在物質豐富、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我想父親是一個真正能感受到每件物品生命的人,而這恰是當下稀缺的一種能力呀!他的這種能力能渡己,更能渡人,我的心安或許就來自于他在我的生活中營造出的那種不離不棄、不急不躁的靜謐。 父親事事節儉,但有一件事例外——買書。極其自律的他,在遇上圖書打折時,總不免“剁手”,因此,連淘寶都不會用的他,竟是當當圖書的鉆石會員。每天晚上,當我終于做完了作業,走到他的房間,總能看見他端坐在書桌前,一手按在書頁上,另一只手拿著一支紅筆,不時在書上寫著劃著。他對我的出現置若罔聞,久久沉浸在他的書的世界里。 父親的書架,特別整潔。一本本書排得整整齊齊,被分門別類地放好,哲學、文學、歷史、經濟、數學……幾乎沒有什么書是父親不感興趣的。父親已經快到知天命的年紀,卻對萬事萬物仍葆有好奇心。面對著端坐在書桌前的父親,我常常油然升起一種敬意。 我還常見父親讀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書。比如,前段時間在講“大循環”,我就見他讀《國內大循環》,遇到不懂的問題,他還向懂經濟的朋友請教;“碳中和”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時,他就買了《碳中和100問》琢磨研究,他還工工整整地在書上標注出重點內容。 “一事精致,便能動人。”而我的父親把許多事都做到了精致、極致,又怎能不讓我心生敬意呢!父親沒有把生活過成詩,但他卻活成了我心里的一道光,指引著我踏實、篤定、沉靜、勇敢地向前,成為像他一樣有定力、有定見的人! |
|
來自: 新用戶9793ddz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