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電腦文檔,在電腦里面發現了這篇文章,記不清楚原來是否在博客發布,因此將文章重新整理后再次發送下,這篇文章印象里面是自己在內部團隊管理的時候講前的草稿整理。 定位-形成清晰的目標 第一個方面,我對自我定位和要求是啥?企業做戰略規劃和市場管理的時候強調定位,個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清楚了定位才能夠更加清楚目標。對于定位首先要談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職業規劃有時候給大家的感覺是很虛或者說很難落地,具體原因在于我們對自己的優勢和已有能力沒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對企業或外在需求沒有清楚的了解,因此就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差距在哪里?應該如何努力來縮小這種差距? 在這兩個問題沒有搞清楚前,我們不談詳細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只談大概的方向和目標。太遠期的想不清楚,那么近期半年一年的是否能夠想清楚。在每個小的迭代時間周期我能夠多學多實踐些什么內容?如何扎實地做好平時的小目標和點滴積累。 第二個方面,你的崗位是啥?公司對這個崗位的角色和職責要求是啥?對這個崗位的績效評估方法是啥?任何一個崗位往往都涉及到知識體系的要求,你的知識結構和這個知識體系有沒有差距。其次對于任何崗位績效評估往往都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生產率,一個是質量,要去改進這兩個指標又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我現在的水平是如何的?只有知道你現在在哪里?你才可能知道要往哪里去?否則給你一張地圖也沒有用。那如何知道你現在的水平和效率?完全憑自己的經驗判斷顯然 是完全憑我們的經驗判斷嗎?這自然就涉及到另外一個關鍵,平時要注意多記錄,多用數據來說話,如果不記錄,一個月前某天究竟做了啥都可能想不起來。更加談不上根據記錄的數據對自我進行分析和持續改進。不管我們談個人自我管理還是GTD,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記錄。 學習-終身學習 前面很多文章我已經多次談到過,終身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特質,也是能夠讓自己時刻保持核心競爭力而不被淘汰的重要方法。工作后的學習呈現兩個重要特點,一個是以問題和實踐驅動的學習,一個是自我主動式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學習里面最不能少的兩個東西。 這幾年我也經常和好友交流,也會遇到一個對我的批評,即啥事情都自己在干不懂得授權,不懂得培養團隊其他成員。但是往往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個不是授權和培養的問題,是團隊成員本身主動學習態度和強烈求知欲望的問題,工作后員工我們還期望能夠通過強制填鴨式的方法把人都培養出來嗎?都有工作經驗的人我們的培養模式還必須是手把手地教,天天盯著嗎?自己愛學習的時刻在找條件和創造環境學習,不愛學習的強制做再多培訓也沒有用,所以談學習先搞清楚究竟在為誰學習? 談到學習,首先是要能夠勝任工作,勝任你承擔的崗位角色。這個崗位的知識體系是如何的?把知識體系和結構搞清楚一個個去攻破,我們在工作和實踐中遇到問 題,或者說效率低很多時候原因還是在該具備的基礎知識體系有欠缺,那就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和補全。在二手游戲賬號轉讓平臺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一點,不要認為問題解決了就完事,要多考慮問題所涉及到的知識外延,問題驅動的學習最終目的是補全知識體系,在以后遇到類似場景的時候能夠更加高效。 其次,做好知識的上下游協同和串聯。小公司很多時候崗位劃分并沒有那么明確,這對我們的要求往往是以一個崗位為核心,其它崗位的知識體系也能夠大概知曉或兼顧,這樣往往才能夠更好的進行上小游的協同。業務不懂技術,技術不懂業務,都不可能真正做出好產品。 最后,多讀書,多寫讀書筆記,多看前人留下的資料文檔,多關注你專注業務領域的當前發展,多和他人溝通交流而不是封閉自己。這里面很多學習往往都是在八小時以外,貴在堅持,往往一兩個月看不到明細效果,但是一兩年下來你和別人的差距就明顯了。 實踐-證悟最重要 再次強調下只有真正通過實踐,很多學習的理論知識才可能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論。做售前,產品研發,客戶現場實施都是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可能提升,因為很多問題,客戶的真實需求是你在公司里面閉門造車完全遇不到的。 越有挑戰性的事越是實踐鍛煉的機會,越難的問題越鍛煉能力。公司有事情或項目來了,很多員工表現出來兩種狀態,一種是想做但是怕自己能力做不好,一種是完全不想做總想挑自己熟悉的東西來做朝后面躲。這些都是自己喪失了很好的實踐和能力提升機會,自然也很難讓自己真正的價值得到公司的認同。 工作年限不代表工作經驗或能力,為何我們有時候說工作三年的員工往往有時候還不如工作一年的員工能力強?其很大的原因就是有些人工作的再久也就是吃前面工 作半年一年的經驗,不斷重復地做同樣的事情,知識沒法更新自己能力也沒法提升,久而久之最終被淘汰。工作后往往不是學習后再實踐,而是在實踐過程中持續學 習,只有這種學習是可以最長久地保持的,這種能力即逐漸培養出來的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有實踐,才可能達到親身的證悟,受益終身。 思辨-吾日三省吾身 個人的發展都是持續改進,迭代和螺旋式的發展的,那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和總結。學習完要思考怎樣用到實踐,實踐完還得思考理論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哪些應該補充和調整,形成最適合自己的做事方法。 思辨的一個重點即發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請教他人,也可以是自問自答自己尋找線索解決。那為何很多人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沒有問題,問題的 本質是現實和期望之間的差距,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差異,那么要提出一個問題必須能夠清晰的知道現狀,知道你期望達到的目標,才可能知道是否有問題。 思辨第二點即對知識的體系化總結,只有通過學習+實踐后形成的點點滴滴,才有體系化總結的基礎。我們談CMMI,談PMBOK,談企業架構,談需求工程,都是體系化的框架。而我們的體系化總結即使對應相關的業界標準框架,將自己掌握的知識點糅合在一起,能夠根據一個業務場景,一個項目將這些經驗技能融會貫通起來。 只有這樣你后面才可能舉一反三,不受某些固定領域或類型的約束。只有體系化總結后形成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論或模式,這個即自己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體系化總結,多閱讀,多實踐,多寫作,閱讀使人充實,而寫作使人精確。 |
|
來自: 新用戶26922hF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