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位于北美洲的中部(本土),領土還包括阿拉斯加(北美洲西北部)和夏威夷群島(太平洋中部)兩個部分。單就美國本土而言,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該地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相繼開始向北美殖民。 關于美國的歷史,一般都認為是從英國在北美建立第一個殖民據點的1607年開始的。當年,英國一家享有特權的貿易公司在北美東海岸建立了第一個城市——詹姆斯城,之后發展為弗吉尼亞殖民地。1620年,一批由102人組成的英國移民來到馬薩諸塞南端的普利茅斯港,開始了新英格蘭一帶的殖民。在這之后,英國向北美的移民迅速增加,沿著大西洋沿岸建立了許多移民點和城鎮。 英國殖民者以這些城鎮(如波士頓、費城等)為據點,通過武力、誘騙等手段,從印第安、荷蘭、西班牙人手里奪取土地。到1733年,英國已經占據了東起大西洋沿岸,西至阿巴拉契亞山地的南北狹長地帶,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即為美國獨立時13個州(注意,經過英法七年戰爭,英國取得了阿巴拉契亞山地以西直至密西西比河的地區,但美國獨立時領土只限于大西洋沿岸13個州)。 如今的美國,陸域面積937萬平方千米(從面積來看,世界第四大國,僅次于俄、加、中三國),本土東西長4500千米,南北寬2700千米,海岸線長22680千米。結合美國的“發跡史”,我們可知它的版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美國獨立以來通過多種手段逐步獲取新領土而形成的。 1775年4月,萊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的第二屆大陸會議,批準(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當時的美國,領土只有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大西洋沿岸的13個州,國土面積約80多萬平方千米(占現在美國本土的8.5%)。 1783年,美國贏得獨立戰爭,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根據英、美《巴黎和約》的規定,把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北起(英屬)加拿大邊境,南至佛羅里達邊界(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以東、北緯31°以北、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全部土地劃歸美國,并入13個州,面積占現在美國本土的30%(近230萬平方千米)。 從19世紀開始,美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并大規模向與本土毗連的西部擴張領土。除直接掠奪和吞并印第安人的土地外,還通過戰爭和強行購買等手段兼并了英國、西班牙、法國等在北美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如美國利用拿破侖治下的法國深陷歐洲戰爭泥潭的時機,于1803年4月30日,以1500萬美元的低價購得了整個法屬路易斯安那的土地,面積達214萬平方千米(從密西西比河直達落基山的大平原)。 1810年,美國強行侵占了西班牙殖民地佛羅里達的西部。1818年,出兵侵入東佛羅里達。次年,美國通過低價(強行)購買等手段,吞并了原屬西班牙的東、西佛羅里達1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此時的美國,領土達到了46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現在美國本土的49%)。 在收入東部、中部的領土的同時,美國也謀求向西北方向擴展勢力。1818年,美國與英國簽訂《1818年英美條約》,將雷德河流域部分地區近10萬平方千米土地劃入美國版圖,并確定了49°N為美國與加拿大的西段邊界。1846年,美國又以戰爭相威脅,迫使英國放棄49°N 以南的西北部俄勒岡地區。1848年,俄勒岡地區正式被美國占有,美國新增領土60多萬平方千米,還獲得了太平洋海岸線。 1836年,西進至墨西哥領土得克薩斯境內的美國移民擊敗墨西哥政府軍,宣告得克薩斯“獨立”,并于1845年并入美國,使美國國土面積又增加了近80萬平方千米。1846年5月,由于得克薩斯加入美國,引發美國、墨西哥爭端,美國擊敗墨西哥,強迫其簽訂城下之盟。1848年,正式割讓給美國格蘭德河以北的墨西哥的領土,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地區在內的近140萬平方千米土地。 1853年,美國公使加茲登又以修建南部鐵路為由,以低價購得美墨邊境近10萬平方千米土地(后以“加茲登”命名此地,即今亞利桑那州南部希拉河流域)。至此,美國從墨西哥奪取的領土占墨西哥國土總面積的55%,而美國本土面積增加到近760萬平方千米(到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約占北美大陸的一半)。 美國在向大陸西部擴張的同時,也進行著海外擴張。1867年,美俄簽訂《轉讓阿拉斯加專約》,美國僅以720萬美元的低價就獲得了面積達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阿拉斯加半島及周邊的阿留申群島。1898年,美國又將夏威夷納入版圖范圍。此外,19世紀末,美國還攫取了包括關島、波多黎各在內的一些島嶼。1959年,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正式成為美國的第49和第50個州。 |
|
來自: ldtsg1957 > 《小學/中學/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