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群眾出版社,公安部五局編《刑事偵查案例選編》;酣戰終生湛碧血——記劉英同志的模范事跡 80年代初的天津站站房 1983年11月13日23時左右,在天津火車站(位于天津市河北區的特等車站)值班的北京鐵路公安局天津鐵路公安處天津站派出所值班民警在候車室巡邏時,在候車室外的臺階上發現了一個無人認領的旅行包,打開檢查發現包里赫然躺著92管炸藥和雷管并附帶著引爆裝置,包內還放著大量的用以增大爆炸后殺傷力的汽車零件和子彈,如果這個東西爆炸的話,后果不堪設想,1980年10月29日的北京站爆炸事故就是血的教訓(北京站爆炸事故請看本廠長大齡青年回不了家就報復社會,1980年北京站10.29爆炸案偵破始末一文)。 天津站候車室前的人群,以天津站特等車站的人流量,如果當時爆炸物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該民警立即要求周圍的群眾后退,然后打電話將情況上報給天津鐵路公安處和天津市公安局。天津鐵路公安處和天津市公安局聞訊后立即組織刑偵技偵干警趕往現場。 天津市公安局刑偵一隊隊長劉英(1988年11月4日深夜因積勞成疾、不幸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后被追授天津市特等勞動模范、“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帶隊趕到現場,面對隨時可能爆炸的爆炸裝置,他立即讓干警們迅速組織疏散現場周圍的群眾,并將這個旅行包轉移到安全地帶,冒險排除引信,解除了這個爆炸物的隱患。隨后他火速組織干警們對天津站進行全面排查以發現另外可能的爆炸物。 公安部二級英模劉英生前留影 同時,天津市公安局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調集警力和聯防隊員在全市范圍內加強布控,查找罪犯。 11月14日0時20分,天津市公安局紅橋分局在天津站西北角的巡邏小組發現了一個身背挎包的可疑人影,巡邏民警立即將此人截住進行盤查,沒想到此人當場引爆了挎包內的炸藥。隨著一聲巨響,頓時血肉橫飛。可疑男子當場被炸得四分五裂,并造成巡邏民警一人當場犧牲,兩人身負重傷。爆炸驚動了正在天津站排查的劉英等人,在留下部分人員繼續在天津站排查后,劉英迅速帶人往爆炸現場狂奔—— 在將傷者送醫搶救后,劉英立即布置出現場的同志們在距離爆炸中心半徑50米的范圍內的地面和建筑物進行仔細搜索,搜集了兩大麻袋的可以散落物,隨后通過一一仔細的辨認拼接,基本還原出了罪犯所穿的衣服、褲子、挎包和鞋子。判斷出罪犯所穿的衣褲都是天津本地產的衣物,所穿的鞋子只在天津市南郊區、大港區和河北省黃驊縣的部分地區銷售過。在挎包上和衣物上提取到了數枚指紋,經和天津站遺留的旅行包上提取到的指紋對比可以認定是同一個人;在被炸得支離破碎的褲子中發現了兩張殘缺不全的火車票:其中一張是未被檢票的11月14日由天津開往北京的166次旅客列車的硬座車票;另一張是已經被檢票了的由北大港開往李七莊的554次通勤列車車票。 以一個老刑警的職業敏感,劉英感覺到犯罪分子是天津本地人,很可能是個攜帶著爆炸物妄圖乘坐旅客列車前往北京制造爆炸事件的反動分子,而且很可能背后還藏著一個反動犯罪集團! 接到劉英上報的勘查結果后,天津市公安局認為案情重大,馬上將案情上報公安部、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如果罪犯將炸藥帶上火車進入北京引爆的話,1980年北京站爆炸事件必將重演。案件驚動了公安部,公安部五局劉文副局長連夜趕來天津,會同天津市公安局研究案情并坐鎮指揮。根據公安部的指令,天津市公安局抽調62名警力組成專案組負責對這起案子進行偵辦,天津市政府派遣市政府秘書長魯學政負責對專案組和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全力支持警方辦案。 80年代初的民警裝束,可以很好的體現案發當時民警的精神風貌 專案組成立后,當即洗印了6000張帶有犯罪分子頭像和簡單介紹的案情通報,迅速下發到全市范圍內的派出所和內保單位,由他們組織發動群眾進行辨認;同時,召開各分局和各單位保衛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緊急會議,分析了犯罪分子的具體特點,最終確定以紅橋區、和平區、大港區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拉網式排查。 11月14日17時左右,專案組接到了大港油田保衛處的報告,時年28歲的油田設計院司機祝樹尊在11月13日18時從家中外出,至今渺無音訊,此人的特征和案犯的照片相似。劉英立即帶隊趕往大港,找到祝樹尊的妻子查問,祝樹尊的妻子向他們透露了一個情況:在祝樹尊沒有打招呼就離家后,她曾經到祝樹尊的好友——時年27歲的大港油田采油一礦修井大隊工人魏瓊書家尋夫時,魏瓊書曾經問她:祝樹尊走時帶著提包了嗎? 提包?提包! 劉英在一瞬間意識到魏瓊書很可能和祝樹尊是同伙,至少也是個知情者。在請示市局批準后在祝樹尊妻子的指引下找到魏瓊書家并將魏瓊書控制并帶回市局進行突審。魏瓊書當晚就承認攜帶爆炸物前往天津站和在西北角制造爆炸的犯罪分子就是祝樹尊。并且在隨后的十來天里(這期間一共受審32次)又陸續供認出了以祝樹尊為首犯,時年26歲的大港油田石油地質研究院復印員朱浩、時年28歲的大港油田采油一部二礦修井十二隊供認于維強和他為主犯,另有羅國發(云南人)等12人組成的反動集團。其中13人都是大港油田職工,另外3人分別來自山東、四川和云南。 根據魏瓊書的交代,在嚴打開始后,他們唯恐敗露,始終惶惶不可終日,再加上10月20日的時候他們團伙中有幾個人因為參與斗毆而被公安機關拘留審查,他們感到末日將要來臨,因此祝樹尊喪心病狂地萌發了炸毀北大港千米橋和天津站,并與魏瓊書、于維強一起攜帶炸藥去北京制造重大爆炸事件。但因為魏瓊書和于維強猶豫不決,于是祝樹尊于11月13日只身攜帶兩個爆炸物分裝在旅行包和挎包內竄入天津市,在天津站購買了11月14日1時52分開往北京的166次旅客列車的硬座車票。但由于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鐵路公安處的干警們高度警惕,控制嚴密,及時繳獲了祝樹尊放在天津站候車室前的炸藥旅行包,并在西北角將祝樹尊截獲,使得祝樹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引爆挎包內的炸藥自爆身亡。 北大港千米橋,曾經是祝樹尊試圖炸毀的目標 在魏瓊書交代后,專案組先后拘捕了朱浩、于維強等人,繳獲了40.75公斤炸藥、389只雷管、84米導火索、134發各種子彈以及私刻的各部委公章;同時派人前往山東、云南、四川、河北等地查訪了300多人次、獲取了大量證據并將羅國發等3名外省同伙逮捕,在羅國發家中繳獲了所謂的“告全國同胞書”的反動文件。 預審的同志們加班加點,對抓獲的祝樹尊反動集團成員進行突審,在經過250多輪審訊后,祝樹尊反動集團的罪惡徹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祝樹尊反動集團的16名成員中年齡最大的33歲,最小的20歲,平均年齡25.5歲,他們在動亂年代度過了青少年,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思想極端嚴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情緒強烈,對現實生活不滿,逐步發展到敵視社會主義制度,這思想反動的家伙臭味相投,經常聚集在一起發泄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仇恨,進而在幾個月的時間里糾合成一個反動集團,謀劃一系列反動犯罪活動。 在卓長仁等在1983年5月5日劫持執飛中國民航6501航班的B-296號三叉戟客機到南朝鮮的5.5劫機事件發生后(事件詳情請看本廠長“小雞窩”落下三叉戟,83年中國民航6501航班5.5劫機事件-空中篇一文),祝樹尊糾合魏瓊書、朱浩和于維強密謀策劃武裝劫持由青島駛往上海的客輪,以乘客為人質威逼客輪駛往南朝鮮后再去往臺灣。他們還商定,一旦劫船失敗,就以死相拼,用炸藥將客輪炸沉。但因種種原因停留在謀劃階段而沒有付諸行動。 迫降在春川基地的B-296三叉戟客機,這起劫機事件成為祝樹尊等人的作案初衷 該反動集團的主要成員還曾多次一起謀劃襲擊彈藥庫、搶奪槍支彈藥、武裝搶劫銀行、盜竊大港油田的重要資料并暗殺基層干部等一系列反動破壞活動。他們在單位內公然散布丹東言論,打聽彈藥庫的地點,先后四次到民兵彈藥庫窺測,向多人索要子彈,開著汽車去黃驊、塘沽刺探輪船情況,從外地運進來雷管和炸藥并公然在油田地區進行試爆試驗。而油田群眾甚至部分保衛干部對他們這種半公開甚至公開的行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還暗中給予幫助(某油田保衛干部在看了他們給的反動宣傳品后主動私自給了他們56式半自動步槍子彈40發)。其猖狂的氣焰直到嚴打開始時才得到初步的震懾(同時也刺激了祝樹尊的鋌而走險)。 在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偵辦后,天津站爆炸案以及此案背后的祝樹尊反動集團被一舉破獲,除了祝樹尊被炸死外,另外15人被天津市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并向法院以反革命集團罪、爆炸罪和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提起公訴(根據《刑法》,反革命集團罪的量刑為三年至二十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至死刑;爆炸罪的量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至死刑;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量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至死刑)。此外,包庇和給罪犯提供方便的大港油田相關人員共10人(包括那個給40發子彈的保衛干部)也被天津市公安局拘留審查。 祝樹尊反動集團被破獲后,參戰的專案組成員和干警們受到了公安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頒令嘉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