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一12.05昆明走進自然戶外一年一度的虎跳高線活動開始了。 8:30分大巴駛出昆明城一路向西…… 南華服務區停車20分鐘 南華縣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轄縣。原名鎮南,1954年改為南華縣,意為“西南美麗的地方”。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部,區域面積2343平方千米。南華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也是云南解放戰爭時期的47個革命老區縣之一。 休閑時可品嘗野生菌,游覽毛板橋水庫,咪依魯風情谷和大中山自然保護區里的溶洞,寺廟等景觀。 進入大理界 白玉大橋,全長1502米。橋,轉彎弧度每次到來忍不住就想拍一張。 又到停車時間了,讓見師停沒停過的九河服務區。每個服務區都有不同的介紹,九河也不例外。 九河,玉龍縣九河服務區西站位于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九河白族鄉大麗高速公路九河停車區。 九河鄉位于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西南部,東與太安鄉相接,南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劍陽鎮相連,西與石頭鄉接壤,北與石鼓鎮、龍蟠鄉毗鄰。 服務區里的建設別出心裁,墻壁上的納西文字,標有路通四方的大石頭圖標地圖。新穎的花卉吸引著一起出行的徒友。 石鼓鎮因諸葛亮南征時期立石鼓而得名。 石鼓鎮因城北沖江河畔有明嘉靖年間麗江土知府木公所立的鼓形漢白玉石碣而得名。 納西語稱這里為“刺巴”,意為虎嘯處或虎族之花。《元史.地理志》等史書中寫作“羅婆” 是元代茶罕章管民官及麗江路宣撫司的最 駐地,也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上的要津和南下大理 北進西藏的戰略要地,也是兵家爭奪之地。 今天行程之長江第一灣: 石鼓第一灣所在鄉鎮,位于麗江古城西部,東鄰九河鄉鎮、龍蟠鄉,南接石頭鄉,西、北部接黎明鄉,是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鎮上有一面漢白玉雕刻的鼓狀石碑而得名,石碑直徑1.5米,厚0.7米,是諸葛亮南征時期立石鼓而得名,是麗江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在著名的長江第一彎(萬里長江第一灣)地帶。 長江第一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麗江市石鼓鎮與香格里拉縣南部沙松碧村之間,海拔1850米,萬里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巴塘縣城境內進入云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壯麗景觀。到了香格里拉縣的沙松碧村,突然來了個180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彎,"江流到此成逆轉,奔入中原壯大觀",人們稱這天下奇觀為"長江第一灣"。(摘自網絡勿喜立刪) 關于長江第一灣由來,民間盛傳:怒江、 瀾滄江和金沙江三姐妹結伴出游,半途發生爭執,大姐、二姐固執地往南走了,金沙姑娘立志要到太陽升起的東方尋找光明和愛情,到石鼓后,告別兩個姐姐,毅然轉身東去。金沙姑娘轉身處,就形成了長江第一灣。 沿小路爬山半山觀景臺,第一灣出現在眼簾,奇觀,奇觀。河流走向的大轉彎,甚是壯觀。 為了讓徒友們安心,老大甘愿為守門員,(因要看全第一灣的全貌必須上到半山腰,然小路已被住家圍擋,沒人只能讓人守著,不然主人來把門上鎖??)。上得半山的徒友來了一張“全家福”。 晚七點到達入住酒店,酒店老板娘家的特色“魚”,眾徒友都說爽歪歪!?????? 飯后分兩家酒店入住,這時夜幕已降,燈火通明。 12.04今天將開啟徒步虎跳高線的行程,從納西雅閣客棧附近的二十四拐正式,終點站一一網紅打卡點中途客棧! 中途客棧,是虎跳高線上一家有近30年歷史的網紅客棧,最早接待的都是外國人,韓國人居多,原名:HALFWAy,因它在高線的中間隨起中文名:中途客棧! 去年的虎跳工地,公路,鐵路同建。今天到來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公路已通車,鐵路還在建!上午的行程將一路遙望兩橋,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橋的周身。 大巴車駛離下車地,掉頭回來,天已亮開,下車整裝出發。 一路上迎橋而上,背橋而行。 納西雅閣—17年雨崩行連走虎跳~石頭城,晚1點半到他家住下。今天徒友們相繼順道來到他家觀觀…… 主人邀請徒友進到客堂喝茶 老大和宋哥在客棧外等 二十四道拐是開始了虎跳高線徒步的起點。 也有當地人稱有27道、28道拐加油棧。 一路的急升總算登頂,開始下坡,蜿蜒曲折的盤山小道穿林過竹,腳踏哈巴小道,仰望玉龍雪山,俯瞰虎跳峽谷,耳聽谷中濤聲。今天中飯選擇在茶馬客棧前的小觀景臺吃。我們到時已有個別徒友用餐完畢……(未完待續)謝謝大家對梅子美篇一路的支持與關愛!?????? 玉龍雪山腳下虎跳峽段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