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題圖,由捕風捉影老先生攝于法國巴黎的協和廣場。原本應該在盧克索神廟前陪伴拉美西斯二世的方尖碑,歷經三千四百年滄桑,從1836年開始,佇立在這里。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晷針,每天反射著耀眼的陽光,又默默在協和廣場的地面上投下分分秒秒的時間,一輪又一輪,居然也快兩個世紀了。 當年的埃及人,可沒有我們這么多慨嘆。感謝太陽神的眷顧,以及尼羅河的饋贈,喝著啤酒,頂著香油、帶著假發、涂著眼影的埃及人,唯一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更好地侍奉神。 埃及之行,就是一次神廟之旅。2005年的今天,抵達孟菲斯,美尼斯的白城,始建于公元前3100年。由大金字塔始,至階梯金字塔終,我們不覺走了一個時間的倒流。 那些早已不知何處的埃及人,向死而生,事死如生,一切都在巡回輪轉,千年之后依然蔭蔽著這片土地。 到了大金字塔才知道,它的周邊也有神廟,每一座塔必定會有一間,表達對神的敬意,可惜大多數只剩下石板鋪就的地面或神道。 薩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在茫茫大漠中屹立四千六百年,如同巴別塔一般一級級向天際延伸,尋求永生的答案。它的神廟保存好一些,可以沿著神道走進去,兩旁豎立著高大的石柱直指藍天,每一根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布滿了精致的花紋和圖案。 門農神像身后的神廟已經蕩然無存,但是從這兩具高大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像可以大概猜到當年的神廟是怎樣的氣勢恢宏。荒原上的狂風刮過時,它的低聲吟誦是否在唱頌永生呢? 而后是盧克索,歷經幾代法老,舉國之力,不厭其煩的一次次擴建,終于成就了集大成者。拉美西斯二世在神廟里無處不在地微笑著,守護他的國土,俯瞰我們這些好奇的外來者。伴隨他的還有門口豎立的兩座方尖碑,只是其中一個已經遠在萬里之外的巴黎,立在協和廣場上,每天看著現代世界的車水馬龍。緊靠著門樓的還有一座清真寺,借用了神廟的一部分墻體,儼然也已經是一座文物了。 最后是卡納克。從盧克索到卡納克,我們是坐馬車去的。剛下車時還在坐馬車的興奮中,一轉身見到卡納克,當場就驚呆了:這根本就不應該叫神廟,而是一座獻給神的城市!我在夢中曾經想象過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置身于這樣的城市中,但是真正見到它的時候,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許這是唯一一個現實比夢境更美好的地方了。 一個大廳連接著一個大廳,一座神像連接著一座神像,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無比巨大的建筑,石柱、方尖碑、神像,沉默中傳遞著無言的力量,雄渾強健之美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處墻面全部裝飾滿美麗的圖案和文字,講述著幾千年前的傳說。當年的卡納克,應該是怎樣的繁華豪奢,法老的進貢綿綿不絕,人民的膜拜年復一年,神的榮耀眷顧著它的子民,引導他們獲得了永生。 附 2005年5月5日 舊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