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迎客松是黃山“四絕”之一,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而且據說迎客松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象征。 在以《桃花源記》聞名的湖南省桃源縣,與石門、慈利三縣交界的地方,有一座星德山,山不甚高,海拔才高842.5米,卻是真武大帝道場,以四奇出名——奇觀、奇松、奇石、奇峰,尤其以奇觀最為突出,與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慈利五雷山隔山相望。 最近與友人共同登上了這座具有深厚道教文化底蘊的奇山,在筆者看來,這星德山除了奇觀之外,奇松可能是讓香客印象最深的另外一奇,絕對不遜黃山迎客松,黃山迎客松只有一棵,這兒的奇松卻是扎堆。 星德山奇觀之星子宮 上山先經山路上到了山門和一座不知名的小廟后,便是供著文昌帝君的文昌閣,然后來到了送子娘娘廟和佛廟以及舍身崖所在地,這一塊是四奇之奇松扎堆的地方,讓人驚艷! 茶殿 接引殿,想必供的是接引佛祖阿彌陀佛 文昌閣,自然供的是文昌帝君了 這塊石板最頭上有個四方框的就是星德山裝龍頭香的地方 星德山土地得意洋洋,老夫的靠山硬得很呢 閣下請看,端的是奇松迎賓,個個雍容大度,姿態優美。 這上面兩座廟就是送子娘娘廟和佛殿,左邊便是舍身崖 送子娘娘廟旁邊兩棵儀態萬方的奇松 這塊奇松扎堆的地方有兩座廟宇,一座是佛殿,另一座是送子娘娘廟,奇怪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觀世音菩薩才是送子娘娘,可是在星德山,送子娘娘是送子娘娘,觀世音是觀世音! 送子娘娘廟 佛殿,里面供的西方三圣:阿彌陀佛和左右脅侍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 這塊石板下方就是舍身崖 下面仰視星子宮,奇松迎香客,至誠禮真武。 圖上左邊廟宇是王爺殿 這是王爺殿,有句老話叫做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別的王爺殿一般都是供的是三只眼的王靈官,這王爺殿卻供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左邊是雷公,右邊是電母,因為子午向的關系,所以大門一直關著,香客只能走側門進入。 到了目的地-供奉真武大帝的星子宮,禮尊天尊后留影,相傳星子宮亦是浩劫后重建,僅右墻才是清代遺物,不禁有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之感。 星子宮中除了供奉道教的真武大帝外,佛家的彌勒佛居然也躲在一個角落里享受香客的供奉 星子宮前,除了龜蛇二將外,這兩個動物沒認出來 山門,上書毫無四相四字,不知道四相是哪四相 星子宮后方 星子宮前方 無量天尊! 后注:山門、文昌閣和星子宮的正面等都是利用本地的紅砂巖重建,確有修舊如舊之感,一般人不經提醒根本看不出來。 還有現在仙界居然也開始使用微信支付了,倒讓筆者有點意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