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說 愿你當真 愿你幸福 轉發和留言,小編送紅包 1 說起渡邊淳一,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失樂園》。 這是我的反映。 雖然我并沒看過。書,電影,都沒看過。 你看過嗎? 今天,是渡邊淳一誕辰86周年。 我們寫他,說他,紀念他。順便也看看他的書,他的電影。 好嗎? 渡邊淳一(1933年10月24日——2014年4月30,80歲)。 這是一個長壽的老人。 他同另一個專寫情愛(性)小說的勞倫斯,都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但從年齡上說,他比勞倫斯可是長壽多了。 勞倫斯才活了45歲。幾乎是渡邊淳一的一半。 勞倫斯(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45歲) 他們生活的年代,差了半個多世紀。若單從文學角度來說,我覺得渡邊淳一好像勞倫斯的傳人。 雖然渡邊淳一也因為總寫這些“情愛小說”,被人寫信恐嚇,謾罵。 一天早上,渡邊淳一接到一封信。拆開信封,里面有一張薄薄的紙,上面寫道: “一大清早就刮淫風,你去死吧!” 信封里面,附有同樣薄薄但鋒利的一個剃須刀片。 當總體上來說,他還是在生前享受了他的小說帶給他的榮譽和富足的生活。 但勞倫斯卻一輩子“被流放”,漂泊海外,有家不能回。寫的小說也總被人罵,被人看不起。 短短一生,都是多災多難,心情抑郁,最終孤獨地病死。 倆人相比之下,渡邊淳一則幸福的多了。 1933年10月24日,渡邊淳一生于日本北海道上砂川町一個小鎮。上有一姐,下有一弟。他的原名叫春水上行。 生他的那一年,父親26歲,母親也26歲。 父親鐵次郎來自煤礦區,是一名苦讀有成的高中數學老師。 母親則是當地一個大商家的小女兒,由于她沒有兄弟,兩個姐姐又跟人私奔了,便決定招贅。 所以,渡邊淳一跟的是母姓。 這樣的父母家庭,給他的童年回憶是: “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明治四十年(1907),母親活潑而善于社交,相較之下,父親是一個自制而沉穩的人。 我不知道遠在古老的戰前,父親以何等曲折的心理去扮演入贅女婿的角色。 不過,我記得祖母把鄉下土地的絕大部分,跳過父親那一代,直接登記在我的名下。 祖母死后,我們成了地主。 父親每個月都要去鄉下收地租。一次,他去鄉下一家勞工醫院收地租。 在醫院門口遇到了當時已經讀大學的兒子,恰好兒子在這家醫院實習。兒子看父親時,顯得有些突然。父親也是。 但渡邊淳一只是困惑了一下,就立刻換上事不關己的表情要走開。 “這時,父親只是深深注視我一眼,什么也沒說。” 相對于沉默、柔弱的父親,渡邊淳一則把母親描述成一個強悍、喋喋不休,永遠把他當成小孩的女人。 “有一次她來醫院,見到我穿白袍,非常吃驚,那表情像在說,居然有人找你看病?” 之后,有一段時期,渡邊淳一把母親的抱怨,當成廣播。原以為這樣就可以右耳聽,左耳出去,心里也不會生氣,可是用這辦法仍不能支持很久。 后來,愛嘮叨的母親老了。 “我總是耐心地聽她發牢騷。這似乎是在外居住的我,唯一能為她做的。” 可是渡邊淳一隨后就發現,光聽沒有反應是不行的。 “有時我一邊看報紙,一邊點頭。” 在這時候,他會想起: “當年的父親,和現在的我有著一樣的心情嗎?”
2 1946年,渡邊淳一13歲。 進入札幌一中讀初一。一位國語老師中山周三,教他閱讀日本古典文學作品。 尤其是“萬葉集”等。 指導他習作短歌,這些經歷,成了渡邊淳一最早的文學經驗。 “短歌”在多年以后,對渡邊淳一的文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初中和高中六年里,渡邊淳一讀了不少日本小說。從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直到所謂的“戰后第三波新人”的作品,都在他涉獵之列。 其中他最愛川端康成的美感及理直氣壯。 而對芥川龍之介則感到無聊透頂。 不過,他向來自認是一個平凡的讀者,當他成為北海道大學理學院的新生時,十分羨慕文學院的“文學青年”。 他覺得自己無緣坐在研究室中全力讀文學,只能啃一些枯燥的理化教材。 實在是苦難人生。 6年后,19歲的渡邊淳一,上了高二。 愛好的文學的他,遇到了一個文學一樣的女孩。 “加清純子的眼睛很美,至今我都記得接吻時,她瞳仁的樣子。” 女孩在渡邊淳一生日時收,送給他一封情書,讓渡邊淳一不可自拔地陷入了對她的深深愛戀。 純子常常約他到圖書室。 他們晚上在那里抽煙、喝酒。她還帶渡邊淳一去札幌藝術家出沒的咖啡店和酒吧。 “我覺得自己一下成熟起來。” 可是…… 高三那年早春,純子在北海道的阿寒投水自殺了。 “前晚,她在我家窗臺上留下一束火紅的康乃馨,仿佛向我告別。” 渡邊淳一當時覺得她對自己的感覺非常特別,但后來才知道,純子與渡邊淳一交往的同時,還有5個男友,其他人也都收到了她的康乃馨。 “我一直在想,她到底最愛誰?” 多年后,成為作家渡邊淳一才明白,純子不愛他們,她最愛自己。 她喜愛表演,甚至主動去墮落,沖破一些道德觀念。 “仿佛在和我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藝術。” 渡邊后來,將這段青澀往事寫進了小說《魂斷阿寒》。 1954年,渡邊淳一上了大學。 在大學里,渡邊淳一讀了海明威、哈地歌耶(享年僅二十一歲的法國早熟作家)、加繆等人的作品。 其中加繆的簡潔的文筆,令他大為傾倒。 《局外人》)是他唯一連讀三次的小說。 在北海道大學讀完兩年所謂的“教養課程”后,渡邊淳一進入札幌醫科大學。 這段時間,他接觸到法國作家薩德的作品,耳目一新。薩德、加繆、川端康成三人是渡邊淳一最欣賞的作家。 從札幌醫科大學畢業后,渡邊淳一進了醫院,當起了正兒八經的大醫生。 但這樣的工作,做久了,初期的新鮮感消失殆盡。 3 1960年,27歲的春水上行(后來的作家渡邊淳一),給仰慕已久的摩西奶奶寫了封信。 他說自己酷愛文學,從小就想當作家,所以在醫院當外科大夫讓他很無奈。他不知是否應該放棄這份令人厭倦卻收入穩定的工作,去從事自己喜歡的寫作? 他希望得摩西奶奶的指點。 這封信讓摩西奶奶很感動,因為平時多數來函都是恭維溢美之辭,這封信卻向她討教人生難題。 雖然她已經100歲了,但她還是給小伙子寫了回信。 摩西奶奶給春水上行寄出了一張明信片。 明信片上有她親筆畫的一座谷倉和贈言: “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春水上行收到明信片后,大為感動,也大受啟發。 想做什么就該大膽去做,不要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年齡與環境并非成功的羈絆。只要從現在開始,“哪怕你已經80歲了”,也為時不晚。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原來,摩西奶奶就是這樣生活了一輩子。 她的原名叫安娜·羅伯遜·摩西,1860生于美國紐約州一個農村,畢生未離故土,以刺繡為業。 76歲時,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改學繪畫。 作品反映童年的農村生活和田園景色,善于捕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 80歲時,摩西奶奶在紐約舉辦首次個展,轟動畫壇,從此作品暢銷歐美,其質樸和健康的晚年形象,也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 2001年,華盛頓博物館舉辦“摩西奶奶在21世紀”展覽,展出國內外收藏的87件摩西奶奶經典畫作和遺物,再次引起巨大反響。 就在此次展覽中,摩西奶奶一件私人藏品格外奪人眼球。 這是她1960年寄出的一張明信片,收信人是一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青年。 明信片上有摩西奶奶親筆畫的一座谷倉和贈言: “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而這個春水上行,竟然就是在今天已經名揚世界,擁有《失樂園》、《光與影》、《遙遠的落日》等,50多部長篇小說的日本暢銷書家渡邊淳一。 原來,當年收到摩西奶奶的明信片后,他就下定決心辭掉了醫院穩定的工作,投身縹緲貧窮的職業寫作。 而一路上,是摩西奶奶的這張明信片,一直激勵著他。 4 1965年,32歲的渡邊淳一,發表了描述腦部手術的第一人稱心理分析小說《死化妝》。 一年后,他又加入了同仁雜志“庫力瑪”,時常發表作品。 多年的從醫經歷讓渡邊淳一熟悉了愛的力量: “面對一個將死的病人,最好讓他的愛人在身邊,緊握他的雙手,只有愛可以戰勝對死亡的恐驚。” 他逐漸將故事轉到集中描寫愛,描寫情的方面。 1968年,渡邊淳一所在大學的附屬醫院正在進行日本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 當時渡邊淳一懷疑被摘除心臟的那位患者并沒有真正的腦死亡,因此就對當時所在的醫院進行了批評。 后果可想而知,只有35歲的渡邊淳一無法繼續在醫院工作下去了。 后來他說:“我至今給數不清的人親自動刀,看見血,找神經,觸及骨,而且看見死。 對于人體,起初的三年只是恐怖和驚異,接著的三年有夢想,再三年就只有那種順從絕望,終于開始覺得自然科學實際上是和浪漫毗鄰而居的。” 自此,他索性辭職來到東京,開始了專業小說創作的生涯。 辭職后的第二年,他就推出了描述日本第一位女醫生——狄野吟子的傳記小說《花葬》。 第三年,又發表小說《心臟移植》及《玻璃結晶》。 渡邊淳一透過醫師獨到的眼光,剖析人性,形成了他特有的風格。 1970年,37歲的渡邊淳一,發表《光與影》。 小說描述兩個軍人,因主治醫生臨時采取對兩人不同的治療方案,而發展出兩段完全不同的命運。 這本小說,為他贏得了日本最高文學獎——直木獎。 就這樣,渡邊淳一,開始了他的職業作家生涯。 我們今天熟知他,是因為1995年9月1日,他在《日本經濟新聞》發表長篇連載小說《失樂園》。 小說描寫不倫中的純愛。講述了一對中年男女因婚外戀而雙雙殉情的故事。 女主人公松原凜子是醫學教授之妻,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是出版社的主編。 在一次偶然聚會上他們邂逅,并迅速墜入愛河無法自拔,可是這種婚外戀卻為各自的家庭和親人所不容。 這種經歷使他們覺得人世間沒有永恒的愛情,要想使對方永遠屬于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對方一起結束生命,于是他們在愛的極致時雙雙服毒殉情。 小說一經連載,引起巨大反響, 2年后,《失樂園》發行了單行本。累計發行260萬冊,小說的書名還獲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語大獎。 并相繼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和電影,在日本掀起了“失樂園”熱。 連作者渡邊淳一作家也坦白說: “我在寫《失樂園》這本小說時,也正在談戀愛。 所以說這部小說是夢和現實相交織的產物,加上過去體會的的戀情,以及回想那時時聽到的音樂和情景,使我進入了不可抗拒的的戀愛狀態,沉浸在其中。” 他坦言自己的創作動機: “我之所以要寫《失樂園》,是因為我有一種很深的危機感。 我覺得,與現代社會的高度文明相反,我們人類終歸還是動物,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由雌性與雄性構成的。 可惜我們已經喪失了這個最基本的認識。” 2003年,已經70歲的渡邊淳一,因 《失樂園》,獲得2003年日本菊池寬獎。 5 《再愛一次》。 是渡邊淳一生前在日本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說。 寫這本小說時,渡邊淳一已經79歲了。 小說直面罕有作家觸及的“老年性無能”這一備受人們忌諱的話題,從而引發新的熱議。 醫生出身的作家渡邊,善于把醫生對人的生理認識與作家對人的心理認知有機地結合起來。 他的作品中,始終貫穿了對人的心理、生理、性行為、社會現實等的深刻剖析,使醫生的冷靜與作家的浪漫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 對于人性,尤其是對男女性愛探究的縱深程度很少有人可以比肩。 他的作品總是能夠與他的生活共時,與他的年齡同步。 因此能夠與時代的脈搏息息相通,與社會人生緊密相連。用一句通俗的表達就是很'接地氣’,從創作初期直到后期的作品內容,無不如此。” 渡邊淳一為什么會畢生致力于探索男女情愛呢? 青年時代,渡邊淳一的女友突然自殺。中年時期,相愛十多年的情人因不堪忍受病苦投海自殺。 讓他體味到愛的虛無。 外科醫生的經歷,使他見多了生離死別,感受到人生的無常,同時也發現了對異性的愛有時能夠讓人忘卻生老病死之苦。 渡邊淳一不僅是暢銷書作家,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尤其是兩性問題的觀察者和講述者。 他在隨筆集《男人這東西》、《丈夫這東西》等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對老齡社會和兩性關系的洞察力,遠遠超過所謂的情感問題專家。 隨著日本年輕男女未婚率的攀升,加上他本人一貫持有的對婚姻制度的質疑,渡邊淳一提出“在一起,不結婚”的可能性。 《在一起,不結婚》一書在連載期間,就成為日本的熱門話題。 夏說: 2014年4月30日晚11點42分。 渡邊淳一因前列腺癌,在東京家中持續療養無效后,在東京的自家住宅內去世,享年80歲。 他死后,日本為他修建了文學館。 坐落于札幌中島公園旁,整個建筑由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構成,鋼筋混凝土結構,顯得雄壯有力。 在文學館的一樓圖書館,書架上陳列了渡邊淳一所有的作品以及關于文學館的設計者安藤忠雄的書籍。這些書籍可供市民借閱。 當然也可以在館內一邊享用咖啡,一邊悠然地欣賞渡邊文學。 在2樓是渡邊淳一紀念陳列館,囊括了他讀書時的成績單—— 小說《斷魂阿寒》的原型、他的初戀加清純子自殺前的自畫像,從文之后獲得的大大小小的獎項,以及他與根據他的小說所改編的影視作品中的演員的合影。 另一間房間為特別展示室,每年更換陳列項目,除陳列了他的最新作品手稿外,還有渡 邊與名家的談話及接受采訪的記錄。 “作為作家,我要寫的是不愿意受壓抑而愿意燃燒自己的,這樣非常美麗的火焰般的主人公,這是我的主題。” “我寫性是為了寫人生。” 渡邊淳一,已經去世5年了。但他留下了最值得思考的12句話: 我把它摘錄在這里,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男人拈花惹草主要是尋求性和靈魂的滿足,而女人紅杏出墻則主要是彌補感情精神的欠缺。 愛就是欲望,欲望是死亡,也就是死神。就像因為有死亡,藝術才會存在一樣;正因為有死,人才會去愛。愛由死亡來完成、升華,乃至無限。 聽起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瑣事,然而對當事者而言,就不是小事了。在這些問題上。沒有大道理可講,它涉及人的感性認識和價值觀,不是那么輕易就能妥協和溝通的。 不管活到什么歲數,總有太多思索、煩惱與迷惘。一個人如果失去這些,安于現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的完結。 不論怎樣掙扎奮斗,一輩子終究只是一輩子。觀念一旦改變,過去覺得很重要的東西不在那么重要,反而是從來不覺得珍貴的事物突然變得珍貴起來。 唯有愛,才讓我們感覺活著。即使大舉突進,但最終被女性接受的只有一個精子,其余全都是白白送死。 明白了這一點,就很容易明白一個道理:“男人注定是要被甩的。”而懂得了男人的這個宿命性的結局,就不再會因為遭到女生拒絕而垂頭喪氣了。 女人吧,比較喜歡貌似高雅其實好色的男人哦! 對妻子們來說,她們普遍希望在婚后能夠得到比戀愛期間更熱烈的愛撫。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讓她們郁悶,有被出賣或是希望落空了的感覺。 如果說女人只要年輕漂亮就會贏得一切,那未免太無聊了嗎?所以在男人和女人之間加上性這個不易見到卻很有威力的東西。 聽上去或許有點像借口,但男人是一種對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的生物,無論怎么深愛著一位女子,還是會對新人感到好奇。 女人和喜歡的人一旦發生了關系,就很不容易回頭。她會被所謂心愛的男人拖著,一步一步滑向深不見底的**地獄。 只有跟女人和麻藥在一起時我才能忘記死亡。 結婚并不是玫瑰色的,其中包含著許多艱辛。盡管雙方原本是相互喜愛的,但是由于婚姻改變了適可為止的生活環境,所以兩人間產生緊張感和不適感…… 男人對妻子不忠,在外“打野食”以至于發展到后來的真心投入,往往是由于他們有很多東西難以從其妻子那兒得到滿足,只得向其他的女性尋求。 男人性欲最高漲的時候,是看到自己喜愛的女性,美艷動人。 男人會全身心地熱烈燃燒。尤其是對難以接近的女性,一旦開始,占有,幸福感是最為強烈的。但是日久天長,激情總會消退,因為日子平穩,關系不緊張,環境安定…… “為什么女人一到二十五六歲就非得嫁人不可?三十歲也好,四十歲也罷,又不礙人家什么事,一個人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是啊,有什么不好呢? 如果你是“剩女”,就去多讀讀渡邊淳一,你就會感覺很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