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真是不可思議,或者說,是一種宿命 ----《失樂園》
1933年10月24日,渡邊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砂川市。 父親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母親是當地一個大商家的小女兒,他的父親入贅到母親家,所以他跟的是母姓。
< 左起—父親鐵次郎、母親美登莉、本人淳一、弟弟紀元 >
渡邊淳一最早的文學經驗始于初一時,國語老師教他閱讀日本古典文學作品,如“萬葉集”等,還指導他習作短歌。 “短歌”的習作,對他的文學起始非常重要,也一直影響著他的文筆。 初中和高中的六年,渡邊淳一讀了大量的日本小說,從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直到所謂的“戰后第三波新人”的作品,都在他閱讀范圍之內。 這其中,他最愛的作家是川端康成,喜歡他作品的美感及理直氣壯。 渡邊淳一的寫作風格也受到川瑞康成的影響,兩者作品都是善于將客觀的意向于主觀的情感相結合,細節描寫熟諳于心,對露骨之處描述的恰到好處。 1 渡邊淳一的夢想是想當一名記者,因為可以寫自己的文章,所以在大學報考時,他非常想讀文科。但母親的意見是讓他讀醫科,從現實的角度考慮,醫生不僅社會地位高,而且收入也可觀。 最終,渡邊淳一聽從了母親的建議,選擇了讀醫科。 大學的前兩年渡邊淳一就讀于北海道大學,他開始讀海明威、哈地歌耶、卡繆等人的作品,卡繆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是渡邊淳一最為喜愛的。 讀渡邊淳一的作品,他文筆亦是簡潔,但描寫卻極為細膩,觸動人心。 兩年后,渡邊淳一進入札幌醫科大學。他又接觸到了法國作家薩德的作品,薩德的作品使渡邊淳一耳目一新。 川端康成、卡繆、薩德三人是渡邊淳一最欣賞的作家。 對文學的愛好,以及強烈的寫作欲望,渡邊淳一從1956年便開始經常發表作品。
< 渡邊淳一與加清純子 >
高中時刻骨銘心的初戀是渡邊淳一邁向文學創作的一個契機。 渡邊淳一高二生日時,收到一封情書,寫給他的是加清純子,此后他便不可自拔地陷入了對她的愛戀。他們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出入咖啡店和酒吧,一起抽煙,喝酒。 與純子的戀愛讓渡邊淳一感到一下子成熟起來。然而,在高三那年早春,純子在北海道的阿寒投水自殺了。 渡邊淳一收到了前晚純子在他家窗臺留下的一束火紅的告別康乃馨。他很是傷心,因為那時的他非常喜歡純子,也覺得她對自己的感覺非常的特別。但后來才知道,純子與他交往的同時她還有另外5個男友,每個人也都收到了她的康乃馨。 他一直在想,她到底最愛誰?會是我嗎?渡邊淳一一直在思考這個情感答案。 直到成為作家的他才想通,純子并不愛我們每一個人,她最愛的是自己。她喜愛表演,甚至主動墮落,去沖破一些道德觀念,仿佛在和他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藝術。 為了藝術,必須有所付出,作品也必須來自于自己的真實經歷和內心,這樣的作品對讀者才有觸動和共鳴。渡邊淳一對于寫作的感觸更為加深。 渡邊淳一回憶道:純子的眼睛很美,至今我都記得與她接吻時,她瞳仁的樣子。 這段青澀的感情經歷后來寫進了小說《魂斷阿寒》。 2 渡邊淳一于1958年從札幌醫科大學畢業,任整形外科醫生。 1964年任教于母校骨科部,同時在校外醫院執手術刀行醫。 1963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66年就任骨學講師。 10年從醫經歷讓他熟悉了愛的力量:“面對一個將死的病人,最好讓他的愛人在身邊,緊握他的雙手,只有愛可以戰勝對死亡的恐驚。” 同時,他在寫作上的天賦和成就開始展現成果。1965年描述腦部手術的第一人稱心理分析小說《死化妝》獲新潮同仁雜志獎。 接下來的人生經歷可謂是渡邊淳一的人生轉折。 1969年渡邊淳一所在札幌醫學大學附屬醫院,組織進行了日本第一例的心臟移植手術,其過程當時持反對態度的人頗多,渡邊淳一也是其中一位。 供體是一位21歲的青年,他在海水浴場游泳時溺水死亡。白天溺水,晚上就把他送到醫院,醫院馬上判定為腦死亡,并把他的心臟移植給了一個17歲少年。 對此,渡邊淳一認為馬上對21歲青年判定為腦死亡在醫學上是不嚴謹的行為,他查閱了很多資料也證明了他提出質疑的合理性,但心臟移植手術還是完成了。 之后,渡邊淳一和出版社的人在聊天時談到了這件事,出版社的人隨后就在一份周刊上將此事刊登出來,一時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因為此事,大學里很多教授以及他的主治醫生教授也對他頗有微詞,批評聲日漸增多。 渡邊淳一也逐漸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
< 中年時期渡邊淳一 >
于是,他決定辭職開始專業寫作,這一舉動完成了從醫生到職業作家的轉變,也成就了一位大師的誕生。 1970年,他離開妻子和一歲的女兒赴東京開始專職寫小說。放棄以前的事業以及遠離家庭,去一個新的城市開始一份新的事業,誠然夢想所在,但對于37歲的渡邊淳一來說,壓力可謂不小。 在母親得知他打算去東京進行專職寫作時,怔怔凝視了他許久,然后幾近哭訴的說到:求你了,別去干那種賣笑的事。她說這番話時,渡邊淳一當時很是吃驚和不理解,作家怎么會和歌女同比。 但當真正成為職業作家后,他開始覺得母親說的一點都不錯,專職作家與歌女及其相似,中午起床,傍晚開始上班,深更半夜不睡覺,收入極不穩定,銀行也不肯貸款,甚至覺得還不如賣笑。 在他的自傳體小說《何處是歸程》中,也細膩的再現了這個時期的生活。他帶著情人奔赴東京開始專職寫作,為了保證生活需要每周三天在一家醫院做醫生。當情人成為銀座酒吧的明星時,他尚未在寫作上有太大的突破,多情性格的他又在同時交往其他女孩。情人得知后一怒之下離他而去,渡邊淳一為了能挽回情人,甚至做出擅闖情人新居所的不良舉動而被帶到警察局。 本年,以“心臟手術事件”為題材的作品《光與影》發布,并贏得直木獎。 渡邊淳一說:“我至今給數不清的人親自動刀,看見血,找神經,觸及骨,而且看見死。對于人體,起初的三年只是恐怖和驚異,接著的三年有夢想,再三年就只有那種順從絕望,終于開始覺得自然科學實際上是和浪漫毗鄰而居的。” 文學與醫學探究人的方式不同,醫學是通過肉體達到理性的結論,而小說則是從精神上探究理論無法解決的問題。 1980年,為渡邊淳一贏得吉川英治文學獎的《遙遠的落日》,是一部談世界級細菌學家野口英世的作品,這部作品以考據翔實和不俗的寫作功力為世人稱道。 渡邊淳一透過醫師獨到的眼光,剖析人性,形成了渡邊淳一的特有風格。 3 《失樂園》,渡邊淳一經典之作。
< 失樂園劇照 >
1995年9月1日開始,渡邊淳一開始在《日本經濟新聞》發表長篇連載小說《失樂園》,描寫已婚男女不倫的純愛,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 1997年,《失樂園》單行本出版,立即轟動了整個日本社會,一年中共發行了300萬部,小說獲得新風獎,書名還獲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語大獎。 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后,創下了23億日元的票房紀錄,獲得了1997年國際戛納電影節的金獎。被拍成12集電視連續劇后,也創下了27%的超高收視率。“失樂園”不僅成了日本社會的熱點話題,同時也成了日本社會的一個現象。 渡邊淳一坦白道:“我在寫《失樂園》這本小說時,也正在談戀愛,所以說這部小說是夢和現實相交織的產物。加上過去體會的戀情,以及回想那時聽到的音樂和情景,使我進入了不可抗拒的的戀愛狀態,沉浸在其中。” 日本作家歷來有著作者生活與作品高度統一的特點,渡邊淳一也不例外。為了藝術追求,他不惜將自己的個人隱私袒露無遺:“我的情愛小說幾乎都是以自己的經歷為藍本。” 渡邊淳一談到創作動機:“我之所以要寫《失樂園》,是因為我有一種很深的危機感,這種感覺體現在作品中是男女主人公認識到人世間沒有永恒的愛情,要想使對方永遠屬于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對方一起結束生命,于是他們選擇在愛的極致時雙雙服毒殉情,演繹了一出愛情的悲劇。” 渡邊淳一也在人生的某一個年齡階段非常想追求這種極致的愛的,但是由于家庭責任等壓力,以及他本身沒有勇氣等原因,所以沒有走到死這一步,但是他有過這種心境,所以把自己當時軟弱、沒有自信的那一面通過小說體現出來。 渡邊淳一的小說以愛情為主,但不叫“戀愛小說”,因為在那時的日本,“戀愛”一詞有年輕人的很膚淺的意味,所以他管自己的小說叫“男女小說”。在他認為,“男女”是一個最為永恒的主題。 他驕傲的說:“情愛小說最具普遍意義,它不會隨時代變遷而風化。美蘇冷戰時期那些描寫間諜的小說隨著戰爭結束而失去意義,現在少有人讀。但是,男女之愛是跨越國界和時間的永恒話題。” 4 渡邊淳一的作品,被打上深深的“情色”標簽。 諾曼·梅勒說“20世紀后半葉給文學冒險家留下的墾荒地只有性的領域”,這一點在日本作家身上尤為明顯。渡邊淳一的寫作以兩性情愛為主,但不怎么觸及性的社會意義。 因此,他的描寫并沒有太多需要闡釋的東西。但也正因此,讓渡邊淳一筆下的“性”,最具東方特色,也最具作為欣賞對象的“情色意味”。 渡邊淳一筆下的人物,再極端,性也只是獲得愉悅的途徑。就算是《失樂園》里的久木與凜子,也只是陷入這種愉悅以及對愉悅的無止境追求而無法自拔。 這也正是“情色”之“情”之“色”所在。 但對渡邊淳一作品中大量的性及不倫之戀的大尺度描寫,即便在日本也每每引發爭議,毀譽參半。《一片雪》發表后,有人給他寄來剃須刀片,讓他自殺謝罪。《失樂園》出版后,曾有家庭主婦跑到他家門口游行,反對這本小說。 對此,渡邊淳一很不以為然,他認為不同的眼睛和心理會讀出不同的境界,表現的是其自身的水準。 他還自信地說過:“在日本能夠把性愛描寫得很細致、豐富、到位的作家極少。能夠把性寫得不淫穢,很單純而干凈、深刻是很不容易的。” 5 2003年渡邊淳一出版《愛的流放地》,《鈍感力》等作品, 獲日本出版大獎菊池寬獎,后又成為直木獎的評委。 2011年,《天上紅蓮》獲第72屆文藝春秋讀者獎。
< 晚年時期渡邊淳一 >
到了晚年,渡邊淳一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每天清晨,滿上一杯啤酒,他便捏著慣用的4B鉛筆在自制的400字稿紙上豎行寫作。 生活中的他,愛打高爾夫球,常穿著考究的和服參加料理店“和服之會”,還曾榮獲日本最佳和服著裝獎與最佳眼鏡搭配獎。 “不管活到什么歲數,總有太多思索、煩惱與迷惘。一個人如果失去這些,安于現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的完結。” 即使年事再高,他對愛情的期望依然不變。 2013年6月,年近八旬的渡邊淳一,以纏綿病榻之身,又推出一部挑戰自我的作品:《再愛一次》,這部作品以其自身體驗為素材,對七十歲以上老年人的性愛問題做了大膽而深入的探索。 渡邊淳一共發表130多部作品,表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和豐厚的創作實力,在日本及國外擁有廣泛而持久的讀者。日本媒體稱他是“‘中間文學’第一人”、“現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現代情愛文學大家”。 2014年4月30日逝世于日本東京都,享年80歲。 渡邊淳一:日本文學大師、國民作家、日本政府“紫綬褒章獎”獲得者。
-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