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一個方面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或者準備開始做知識管理,自ISO 9001的標準中加入企業知識管理的要求后,在各類行業標準和規范的要求中,對知識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是中國企業發展的階段也到了必須要求從創新要效益,從精細化的管理中要效率的階段,這個時候知識管理就成了必由之路,沒什么選擇。 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構或主動或被動的開始知識管理之路。 但另一個方面,則是知識管理實施的過程“艱難”:很多做知識管理的企業實施并不成功,很多做不到幾年就再也不提這個詞匯。即便還在做的機構,人們也沒有從知識管理中看到明顯的價值和效益,結果就成了只有做知識管理的一些人在忙活,上進一些的實施還弄了一些獎勵或者成為了所謂的“成功案例”,而其他業務和職能部門在應付知識管理人員。 這里一定有問題。 在KMCenter正在進行的“中國企業知識管理實施現狀與趨勢調研”(正在進行中歡迎參加)中也發現,雖然很多已經購買了知識管理的軟件和系統,但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內容很多,但存起來后用的不多”。雖然大部分知識管理項目都是愜意的高層發起來的,但人們反應最多的問題仍然是“管理層重視不夠”。 說句實話,按照大部分做企業知識管理實施企業的財力,買個軟件或者系統是最容易的事情,買這個都不差錢。但問題是,大部分情況下是有了系統并不能帶來什么,買最好的系統也帶不來知識管理發揮作用。而且盲目的上系統很容易帶來一個結果,將知識管理等同于軟件或者系統,認為系統上線就算做好了知識管理,業務部門認為在系統上上傳文檔就是做好了知識管理工作,而知識管理部門的人考核也主要看上傳文檔的數量,而即便數量上來了,也會出現上面調研中提到的“內容很多,但存起來后用的不多”的問題。 這仿佛成了一個死循環。 大家開始做知識管理的時候都將KM當作了存文檔(這也是最容易實現的),但存起來發現沒人用。雖然許多知識管理項目都是某個高管發起來的,但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管理層重視不夠”,大部分業務和職能部門的領導不認為知識管理是一種能夠幫助到他們的方式方法,所以他們就會去應付。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基于KMCenter的研究和實踐,我們判斷核心可能在于更底層的邏輯:即內容沒有人用是現象,管理層重視不夠也是現象,而這些現象不過是更底層問題的表現方式。 這個更底層的邏輯在于對知識管理的認知上,在于知識管理實施的方法論中: 如果認知就錯了,后面如何努力都不對;如果方法論的假設是建立在管理有形資源的基礎上來管理更抽象的知識,如果對知識工作者的知識利用和生產行為根本不了解,這樣的方法論其實是沒有辦法發揮作用的。 在我們與做知識管理的同行交流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大家雖然都是在講知識管理,但其實本質上說的可能根本不是一個事情。鑒于企業知識管理底層邏輯的重要性,KMCenter擬定于2022年1月(具體日期待定,工作日)14:30-16:00邀請知名知識管理專家、《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以“企業知識管理實施的底層邏輯”為主題進行在線視頻講座,講述企業知識管理實施背后的邏輯,發現將企業知識管理做好的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