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腎陰虛、腎陰陽兩虛、腎氣不固、脾腎兩虛、中醫辯證:不同癥狀表現及適用方藥,看你適合哪一種? 1:腎陽虛——舌苔白厚 表現:陽虛則怕冷,表現為手腳涼,畏寒怕冷,尿頻尿急夜尿多,乏力,愛嗜睡,失眠多夢,腰背冷痛等 參考方: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隨癥加減 2:腎陰虛——舌紅少苔 表現:陰虛發熱,手腳發熱,煩熱盜汗,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形體消瘦,面色潮紅,小便黃,大便干結,便秘等 參考方:麥冬、五味子、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隨癥加減 3:腎陰陽兩虛 表現:怕熱又怕冷,容易腹脹,拉肚子,食欲差,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記憶力差 參考方:生地、麥冬、杜仲、熟地、 牛膝、當歸、小茴香、黃柏、白術、枸杞子、五味子、陳皮、干姜。隨癥加減 4:腎氣不固——舌質淡白 表現:遺尿,尿頻尿不盡,腰膝酸軟,臉色白,精神差,咳喘,疲勞,夜尿多等 參考方: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制) 5:脾腎兩虛——舌質淡苔白厚 表現:耳鳴,記憶力差,消化不良,容易腹脹,手腳冰涼,大便溏瀉或干結難排,肛門有下墜感,動則氣喘 參考方:熟地、枸杞子、山萸肉、黨參、白術、茯苓、山藥、大棗、肉蓯蓉。隨癥加減 方中有中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勿盲目照搬,關注@岐黃老中醫,每天分享健康知識,歡迎留言,評論,轉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