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暇時間,您可以伸出舌頭,看看自己的舌邊是否有齒痕,舌邊的顏色是否偏白,如果是齒痕舌,并且舌色淡白,就一定要認真讀讀下面的內容。 由于我經常到各地做健康知識的普及,所以有很多朋友會借這個機會向我詢問有關健康的問題。 這也使得我有機會看到更多的“健康樣本”。 說實話,我覺得我們的健康狀況是不容樂觀的。 有的時候我到一個單位講課,會被大家圍住,每個人都有一大堆身體問題要向我咨詢。 這些身體問題歸結起來,除了壓力大導致的失調之外,還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營養過剩,吃得太好,痰濕蓄積在體內導致的。 這種人是絕對不能補的,一般需要清淡飲食,最適合的飲食是蘿卜、白菜、青菜等,每天可以去跑步鍛煉一下,讓自己放松情緒。 還有一種原因是正氣不足,這樣的人一看就是精力明顯不足。 他們經常感覺疲憊不堪,并且面色無華,語聲無力,甭說跑步了,就連走步都會感覺無力,舌邊的齒痕很重,舌質顏色淡白。 現在這種正氣不足的人在職場中非常多,但很多人仍然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每天疲于奔命地工作,這是非常不好的,這樣做對身體的危害太大了。 但我們現在卻以妄為常,把這種不正常當作正常的事情來做。 說句嚴重的話,這是在“戕害生命”。 可這樣的人卻比比皆是,簡直令人痛心。 ? 正氣不足,我們就應該及時休息,但是對于癥狀嚴重的人來講,僅僅休息是不夠的,還需要滋補。 有一個經典的方子是“十全大補湯”或“十全大補丸”,這個方子非常適合正氣不足的人服用。 中醫組方是很有趣的,有的時候就像孩子玩樂高玩具一樣,是可以組合的。 比如,這十全大補湯就是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兩個方子加味而成的。 話說在宋朝,政府組織編寫了一本方劑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是一本很神奇的書,里面精華無數,收集了很多療效特別好的方子,直到今天有很多方子我們還在沿用,比如,藿香正氣散、四君子湯、四物湯、逍遙散等。 這些方子都是中醫方劑里經典得不能再經典的方子了。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具有補氣的作用。 由于方子組成經典,所以后世很多補氣的方子都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后形成的,四君子湯因此被稱為補氣的“祖方”。 四君子湯: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這個方子治療的病證主要是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的各類疾病,比如,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數。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 濕濁內生,脾胃運化不利,故大便溏薄。 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無所稟受,就會四肢乏力。 氣血生化不足,不能上榮于面,故見面色萎黃。 脾土為肺金之母,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見氣短、語聲低微。 舌淡苔白、舌邊有齒痕、脈虛弱均為氣虛之象,故治療上應以益氣健脾為主。 四君子湯里以人參為君藥,甘溫益氣,健脾養胃。 臣藥是白術,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 佐以甘淡的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 使藥是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那這個方子為何叫四君子湯呢? 古代醫家曾討論過人體在出現病變的時候,究竟是該扶正,還是該祛邪。 主張先扶正的一派認為,扶助正氣后,人體正氣充足,邪氣自然就沒有地方停留了。就好比屋子里都是君子,小人自然就會覺得無地自容,自己溜走。 而此方中的四味藥就如同四位君子,藥力平和,專門幫人體扶助正氣,所以此方被稱為四君子湯。 四物湯 四物湯同樣也被收錄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而且這個方子的來歷大極了。 四物湯是補血的基礎方,這個方子最早見于晚唐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被用于治療外傷瘀血作痛。 之后在宋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產后方》、明代《醫方考·調經用四物湯》、清初《濟陰綱目·調經門》等醫學書籍中均有記載和評說。 四物湯被后世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婦女之圣藥”等。 四物湯: 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本方以甘溫味厚的熟地為君,用于補腎、滋陰、養血; 配伍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和營以增強補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 綜合全方,補血而不滯血,和血而不傷血,因此,血虛者可用之以補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調經的一個方子。 這個方子被后世稱為補血的“祖方”,因為后世很多養血的方子,都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加味而成的。 八珍湯 很多時候人們會出現氣血兩虛的情況,因為氣血是互生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此時該怎么辦呢? 此時就可以把這兩個方子加起來使用,“八珍湯”就是這么來的。 這個方子用于氣血雙補的,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結合而成,所以一共有八味藥。 在患者需要滋補氣血的時候,中醫醫生經常會開出此方。 八珍湯: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中醫認為,氣和血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如果一個人先天虛弱,或因后天勞累過度、病后調養不當、失血過多等原因導致氣血兩虛,就有可能引發各類疾病,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動后加重,甚至心慌氣短等癥狀。 此時患者的舌兩側會出現明顯的齒痕,舌苔薄白,舌質顏色淡白。 而八珍湯溫補氣血,能從根本上改善上述癥狀。 如果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再進行加味,加上黃芪和肉桂兩味藥,就成了現在的十全大補湯,這個方子現在的中成藥名稱是十全大補丸。 十全大補湯: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黃芪、肉桂 現在很多白領疲于奔命,身體的氣血狀態都非常不好。 我是一個非常反對濫用補藥的人,但現在我卻經常推薦這個十全大補丸。 很多朋友在服用了十全大補丸之后,都告訴我精力比以前充沛多了,身體的狀態也好多了。 那什么情況下不能服用此方呢? 陰虛有熱或實熱證的朋友是不可以單獨服用此方的。 那陰虛的人都有哪些癥狀呢? 舌質紅,舌苔薄或無苔,脈搏跳動非常快,這是陰虛體質的人的典型舌脈特征,出現這種情況的人不能服用此方。 或者有實熱,比如,外來熱邪熾盛,舌苔黃厚,舌質紅,有這種實熱表現的人也不能服用此方。 同時,滋補也必須掌握尺度,不可一味蠻補,一直服用這個方子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需要定時請醫生幫助分析一下當時的身體狀況看是否適合繼續服用此方。 此外,孕婦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使用此方,切不可自行用藥。 現在我們可以在各個藥店買到這個方子的中成藥,一般這種藥服用的時候直接用溫水沖服即可。 但在宋代,此藥是要把所有藥物研成粉末,用“水一盞,生姜三片,棗子二個,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的。 如果您覺得自己比較怕冷,陽氣不足,也可以用三片生姜和幾個大棗熬水,用這個水送服十全大補丸,效果會更好。 這個方子也可以做食療的配料。 比如,在燉雞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藥丸放進去,藥丸的量可以放成人一天的服用量。 用這個方子煲湯,藥物會與雞肉相融合,藥效和營養成分都會融入到湯里,您喝湯就可以了。 這個食療方對手術后患者恢復氣血非常有幫助,是傳統的中醫食療方法,各位可以參用。 這個中成藥在各個藥店都有售賣,但大家卻不了解此方的用途,這實在令人惋惜。 我們的祖先,已經給我們想出了調理的方法,我們為何不用呢? 如果我們都能夠提早了解一些中醫知識,及時調養身體,讓自己的氣血充沛后精神抖擻地去工作,那該多好啊! 這讓我不禁感慨宋代的這本《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的“惠民”二字用得多好啊!中醫是可以惠民,惠及蒼生的。 選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