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描述自己肩胛骨內側緣區域的疼痛,不知是怎么回事?特別是女性朋友比較多見,今日,我們一起聊一聊,哪些因素會導致肩胛骨內側緣疼痛?該如何應對呢? 很多人在不經意間就會存在如上圖所示的區域的疼痛,多見于青中年女性,一般多于您日常生活異常姿勢所致。常表現為頸肩背部酸脹不適,酸痛為主;甚至會出現酸痛而沒辦法入睡,無論您的手怎么擺放都不舒服,卻又指不出明確的位置所在。 為什么會疼痛?主要是由于平日的習慣姿勢不好,經常低頭辦公或是使用手機等,導致您的頸肩背部的軟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不在正常的位置。最常見的就是圓肩、駝背、頭前探,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看一張動圖,當您長期低頭時,身體上的骨性結構就會發生往前移(頸椎前移、肩膀前移)的變化,從而會影響長在骨頭上的肌肉、神經等。 在頸椎的第4-5節發出一條肩胛背神經,穿過脖子前下方的前、中斜角肌,最后向后長在肩胛骨內側緣,支配著頸肩后背上的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如下圖所示: 當體態姿勢異常,長在骨頭上的肌肉等軟組織張力就會發生變化,特別容易卡壓肩胛背神經;從而表現出肩胛骨內側緣區域的疼痛。 哪些位置容易卡壓肩胛背神經?主要是3個位置容易卡壓神經,也是您肩胛骨疼痛時,在治療前必須檢查的點,這將會影響到您后期的治療效果。 1.第4-5頸椎的椎間孔處 若是頸椎不好,在拍片時提示頸4-5間盤突出退變或是此處的小關節錯位,均會影響椎間孔,卡壓到此處發出來的神經根。 若是在頸椎上出現問題,不會僅僅是肩胛骨區域有疼痛,同時還會伴隨手臂和手指的麻木,甚至出現手臂往后伸、往外側抬高時困難無力、頸部有明顯的牽拉感覺。 2.在脖子前下方的前、中斜角肌間隙處 一般經常低頭的人,可能會存在落枕的習慣,頭在往某一個方向活動時,總覺得困難,有受限的情況;若是這樣的話,您得關注斜角肌間隙的位置。 上圖所示的肌肉,就是斜角肌,從頸椎上長到肋骨上,起著對頸椎穩定和低頭的作用,而在前中斜角肌之間穿行有頸5發出的神經;若是經常低頭的人,斜角肌是特別緊張的,容易卡壓神經。 當出現卡壓時,您也很少會單一出現肩胛骨區域疼痛,很可能會表現出手指的麻木或是手的冰涼、鈍痛等。 3.在頸肩背上肩胛提肌附著處 肩胛提肌,從頸椎1-4節的橫突上長到肩胛骨內上角,主要是讓頭部往同側旋轉和做聳肩的動作。當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低頭,就會被動地拉長這塊肌肉,從而卡壓支配它的肩胛背神經,導致肩胛內上角區域(第二胸椎棘突旁3公分處)的疼痛。如下圖所示 如何判斷您的疼痛問題來源于哪?最簡單的做法,推薦給大家,一般自己在家就能識別。 若是懷疑自己的疼痛是來源于頸椎,您只需要做以下檢測:讓自己的頭向疼痛側偏,找家人雙手放在您頭頂,用手向下輕壓頭頂部。 ![]() 若出現肩峰及肩胛區的彌散性牽涉痛,那您的疼痛很可能來源于頸椎。 若是懷疑您的疼痛,并不是頸椎上的問題,可能是下面經常低頭引起的,您需要活動頸椎來看,究竟是來自哪? 舉個例子來測試哈。假如您在轉動頸椎時,會感覺肩胛骨區域有一根筋的牽拉感,如果向疼痛側旋轉頭,肩胛骨出現牽拉感,那您的問題是來源于斜角肌間隙;如果是向健側旋轉頭,肩胛骨出現牽拉感,那您的問題來源于肩胛提肌。 如何應對?一旦找出問題后,不要隨便自己治療,貼膏藥、拔火罐、吃止痛藥等。建議您最好的正規醫院就診,畢竟專業之事交給專業人來處理,最為恰當;到康復醫學科,找到專業的康復治療師,他們會根據您的情況,從人體力學以及肌動學詳細分析評估,并根據每一個人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方法治療。無論哪一個位置出現神經卡壓,都需要手法去調整處理,不可自行盲目鍛煉。 在手法調整后,為了防止反彈或再復發,首先您得重視自己的異常姿勢,盡量減少長期低頭的習慣,培養每天有自我鍛煉的習慣。 推薦以下鍛煉方法,僅供參考: ![]() 外旋肌鍛煉,看拇指的方向很關鍵哦 ![]() 外旋肌鍛煉的同時拉伸胸肌,注意肩外展90°,肘屈90°哈 ![]() 下斜方肌鍛煉,注意下拉到底,速度宜慢哦 ![]() 前鋸肌鍛煉,看雙側拇指的指向和雙手是斜向前上方啊 ![]() 外旋肌鍛煉,肘和身體間的枕頭不能掉哈,速度宜慢 ![]() 頸深屈肌鍛煉,下頜平緩前向后移動,眼睛看著前上方,并不是平視前方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