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隨著“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在西昌西站駛出,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冕寧至米易段正式開通運營,至此大涼山步入動車時代。 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冕寧至米易段全長160.138公里,為國家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地處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攀西地區,技術要求極高,施工難度巨大,共有橋梁126座、隧道25座,橋隧比達到62.2%。 中鐵二十一局承建的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冕米開通段全長12.7公里,其中正線長10.6公里、聯絡線長2.1公里,主要包含隧道3座、橋梁7座、冕寧站改等工程。沿線為山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場地狹小,施工專業銜接點多、管理跨度大,汛期特別長、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上跨國道、高速公路及多條河道,臨近既有成昆鐵路線施工交叉點多,安全風險高。 施工過程中,參建人員采取設置安全質量曝光臺、安全教育講評臺、加大安全培訓力度、建立問題庫等手段,破解了地質條件復雜、臨近既有成昆鐵路線、自然災害頻發等安全施工難題;利用“微臺階”快速施工工藝和水壓光面爆破技術,完成了彝族文化主題涂裝的興隆隧道;采用夜間“天窗模式”施工,有序推進冕寧站改工作,確保了項目按期開通。 此外,他們還堅持“綠色施工、環保先行”理念,在臨近居民區作業時,優化作業工序,調整作業時間,通風機安裝消音設備,減少施工對周邊居民的噪聲污染;選擇當地鄉土植物群落,花草灌喬搭配,對路基邊坡、隧道洞門、橋下紅線、河岸防護等地段進行綠化,同時棄渣場復墾后種植經濟作物或撒播草籽,實現了還耕于民、還綠于民,受到當地政府和村民的一致好評。 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冕米段開行動車組后,西昌到昆明的時間從原來的7個小時縮短到了4個多小時。待全線建成后,北接寶成鐵路、成渝鐵路,南連貴昆鐵路,直接到達廣西沿海,與東南亞鐵路接軌,將成為重要的出川大通道,帶動沿線區域快速發展。 素材:魯智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