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第170篇原創文章,2020年第6篇。 
昨晚打電話回家,母親說在準備清明節的東西。每年,母親那一輩兄弟姐妹都會提前插清明,我們老家叫“插清明”,會準備長長的彩帶樣的掛在墓碑上的“清明吊子”,還有打孔的黃紙,全家人還會手工折一些金的銀的紙錢。
今年不能聚集,母親說準備只去五六個人,戴口罩,不聚餐,插完清明就各自回家。 挺好的,以前每到清明,都會二三十人聚集,插完清明大家一起吃個飯,聊聊天,也是難得一大家人聚在一起。但是做飯也是極其勞累的事,母親后來就會說,年齡大了,很是辛苦。 人與人相聚,總是免不了聚餐,確實,飯桌上,親情友情都格外不一樣。 記得以前一位上司就說,你找人談事情呢,不要一本正經把人叫來談,要約個飯,邊吃邊聊,也順便把要談的事情說了,往往更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幾天要求全家人晚上十點必須睡覺,而我,早上六點起床。 人啊,活得明白舒服其實很簡單,就是早睡早起,有胃口,面冷手心腳心熱,一覺到天亮,大小便正常。 睡得晚了,早上必定起不來,而且怎么睡還是覺得不舒服。是啊,身體是最誠實的,它知道你沒有按照正確的時間休息,當然不舒服。 如果失眠,睡不好,胃口又沒有,大便拉不出,別看這都是小事,其實是很大的事,人會狀態非常不好,身體不舒服,干什么都不要提效率了。 有人一提到養生,就會覺得這是老年人的事,其實不然,正確的養生是一輩子的事。 我只不過想余生不要被病痛折磨,好好活著,人樣活得尊嚴。 每天看一點中醫類書籍,聽一聽研習很好的人講《黃帝內經》、《傷寒論》。中醫是最科學的醫學理論,我現在也這么認為。西醫總是解釋不了人為什么會發病,怎么治好。而中醫可以說得清,并且能治愈,不是說幾年存活期。所以,自己懂一點中醫不是壞事。 經典著作總能讓人得到許多人生答案。這就是經典著作的魅力所在。 用中醫理論和精髓治未病(治未病是醫者最高境界),西醫解決部分出現的問題。二者結合,挺好。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和重視中醫,有個學生還想轉專業去學中醫。我這個完全不懂醫的人也開始懂一點中醫,學一點經典。大概每個人都想把生命的本質弄清楚吧。
業余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生活增色不少,人也更有精氣神,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