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我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規劃》部署了八方面重點任務,圍繞重點任務,明確了11項重點工程。其中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等方面,重點提及了區塊鏈。 1. 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全面深化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在“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中,提出:加快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要合理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深化應用。 2.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 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瞄準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集成電路、關鍵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 在“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工程”中,提出:強化優勢技術供給。重點布局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 3. 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 增強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建立完善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統計監測和決策分析體系,提升數字經濟治理的精準性、協調性和有效性。 在“數字經濟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中,提出:構建數字服務監管體系,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監管領域的應用。 4. 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深入發展。構建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服務網絡和應用支撐平臺,為廣泛開展數字經濟合作提供基礎保障。 近年來,區塊鏈迎來了強勢發展態勢,從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將“區塊鏈最為核心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到2020年4月發改委明確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范疇,到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綱要”將區塊鏈作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再到“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眾多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區塊鏈對于未來數字經濟發展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 易保全始創于2013年,是國內首批成熟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電子數據固化存證,并被司法機關認可的電子數據存證保全機構,一直致力于區塊鏈的底層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 首創“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模式,推出了電子數據存證領域的“保全鏈”、電子簽約領域的“君子簽”、互聯網司法領域的“仲證寶”、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微版權”等多個知名品牌。為人力資源、金融、保險、旅游、教育、供應鏈、電子政務等重點行業領域提供了專業優質、成熟可靠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助力9000萬+用戶實現了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升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