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蠛蠓集》卷二 明·盧楠字少楩,明朝大名濬縣(河南省濬縣東北)人。廣五子之一,受到王世貞的贊賞。萬恭贊其詩作“激烈悲愴,有古先秦漢策士之風”。恃才傲物,好使酒罵座。知縣汪岑欲會盧楠,以酒相邀,屢請不至。嘉靖二十一年,汪岑將盧楠構陷下獄,遭嚴刑烤打,致臀踵潰爛。謝榛至京師為其鳴冤。嘉靖二十八年,濬縣新任知縣陸光祖到任,冤案始得昭雪。嘉靖三十年出獄。盧楠出獄后,到彰德拜謝謝榛。晚年落魄。隆慶三年(1569年)因嗜酒而死。有《蠛蠓集》等。 浚邑石侯碑 皇帝即位,乙巳冬十月。山東益都,石侯茂華字君采,以進士來尹浚御史按。是邑者,考侯政異跡屢薦章報。越三歲已酉,吏部尚書萬公疏侯治能以聞。天子嘉之,授侯戶部貴州司主事。 比去,父老咸扶杖流涕,爭取擢軿幃牽裾凝視侯面目,遮道請曰:「侯何往?我等得侯,如父母育字腹?,是賴奈何忘我?怛痛遽舍去?侯何往?侯何往?」是時,上方嚴命促侯不可留,遂去。后人,益謳歌思侯。 壬子歲,邑耆老某偕鄉民若干輩,議為侯立碑,以永厥思。乃盧橋氏從徵予文。竊惟浚地,北沙東鹵西簿,長豐泊白寺諸岡,綿絡塪崄,熯即焚如,或時淫潦,洳漸濘濕,艱于蓻樹,賦煩政擾,訛謠繼煽,民將轉徙。維侯下車省視,方略磢制汰度,剸夷阽險,日融春煦,薰蒸既至,眾乃大固。 先是太原魏侯鈞賦已久,媮偽滋甚。侯將事預請監司,受牒之日出宿佗館,飭部吏諸不得有所關白。羸精魝思,推誠萬夫,鄉胥史保,罔肯誑悖,丁口息養,輸不下萬計。明制十年,覆籍民緣為奸貨賂交至侯。多方裁革老吏,咸咽媢白手無一錢。御河水漲自淇門,東下汩汩。走百里,沒民田舍。侯曰:「防以制水猶墉以禦盜,墉可乘奚盜之禦。」于是筑堤距丈,廣如之命。監者曰:「明年堤潰,罰若役以償!」由是堤完固無漏處。 河南賊王經率徒幾千人,劫掠于延鄆曹濮之間。涉侯境,侯密出奇畫掩捕禽殺之。侯為治務,大體不拘小節。人有過,即不問,再則決責之無少貸,外峻內仁。 在邑三年,無苛忒之行,是以民有恒業。公鮮逋負,閭閻之間,生長孳息,日益蕃殖。今浚或載,有稱舉輒曰:「某事侯所建明,某事侯所罷斥。」其治行類,為人所愛慕如是。 嗟夫!中世縉紳,以官為已私,挾聲勢蠹民,往往見惡于世人,唯恐其不速去。故尹子,心治。長安惡少,年爾史氏,已不少假籍,其復何有可。愛者,即令他吏能善又皆見愛。于臨去時,獨不知其后果愛與否。今石侯去浚已四歲,而邑人思之為刻碑,是豈兩漢循吏所多見者哉!因為之贊,镵諸石以紀其事。 辭曰:維康侯建國于衛,德愛弗匱,享祀永久。嗚呼!邈哉!詩稱蔽芾甘棠,勿事剪伐。召公之德懋,著于南土。石侯以山東名族,割雞茲邑,翼畏黨敏,寅亮天工,斯民懷賢,勒石頌德,其歿世不忘之意乎!使侯后時乘風厲響,享高官巍爵,致身臺鼎,輔圣主流治化,垂聲名于千萬世者,顧不在是哉!顧不在是哉! 《浚邑石侯碑》銘曰:維康侯建國于衛,德愛弗匱,享祀永久。石氏岀于衛國,石碏苗裔也。 石茂華(1522年-1583年),字君釆,號毅菴,山東益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甲辰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三邊總督。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授濬縣知縣,歷揚州府知府,任內有破倭寇之功。累遷右都御史,總督陜西三邊軍務。時值旱災,饑荒嚴重,茂華盡力救災,積勞病卒,年六十二。謚恭襄。 曾祖銘,府通判、贈奉直大夫、南京戶部員外郎;祖存禮(進士),知府進階中憲大夫;父麒,嫡母公氏,生母張氏;弟,茂藻、茂貞;妻,茂氏;長子恂,蔭生,官石阡府知府。次子愔,以蔭授戶部檢校,轉工部郎中。升平樂府知府,娶兵部尚書邢玠之女。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古書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