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在老前輩那里“偷來”一張中老年頸椎病的方子!該通的通,該補的補,該松的松,經加減化載,診過不下1000例患者。 好多年前,我們那里來了一個很有名氣的骨病老前輩。本著傳幫帶的意圖,我被安排到這位老前輩身邊,觀察他辨證、用藥的技巧和經驗。 說實話,人家是返聘過來的,沒義務教給年輕人什么,因此,我只能在一邊偷偷看,偷偷學。至于說能學到什么,完全看自己的造化了。 讓我慶幸的是,我看到了他調治頸椎病的全過程。 當時這個女性患者,53歲,是一個教師。她是頸部酸疼,右側上肢肩臂部疼痛,這個狀態已經好幾年了。 但后來,問題慢慢嚴重了,頸部疼痛加劇,右側上肢麻木,肩壁疼痛伴隨活動障礙。做了檢查,確實是頸椎病,生理曲度變直,頸椎前后緣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 看他舌象,舌質淡紅,苔薄白。 當時,患者問,中藥能把頸椎給調過來? 返聘的骨傷老前輩說,我沒那個能耐,頂多就是讓你不疼,讓你舒服。 患者說,那也行啊。 這時候,看老前輩寫了一個配伍:葛根、丹參、續斷、骨碎補、三棱、莪術、川芎、雞血藤、甘草。 加減服用七天之后,患者反饋,頸部酸痛、上肢麻木感減輕。 原方繼續加減半個月后,患者頸部疼痛、肩部活動受限等問題基本消失了。 這配伍,我想方設法記了下來,寫在本上。后來不久,這位中醫前輩就離開了。因此啊,上頭這個,算是我“偷來”的,為數不多的經驗之一了。 其實,這個配伍,似乎沒有任何離奇特別之處。它不過是把中老年頸椎病患者該解決的問題,認真、細致、到位地解決了。用我的話說,就是該通的通,該補的補,該松的松。 啥意思呢?我給你講講: 這個老患者,50多歲了。結合她的年齡、病程和職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基本的問題。 第一個,這個年齡段的人 ,有正虛的問題,即肝腎不足。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筋骨痿弱。可以說,她有頸椎病,是正常的。 第二個,她是教師,伏案、舉臂的時間長,再加上是老毛病,可見是久病之人。 中醫講,久痛入絡。疼痛證,日子長了,傷及血分。所以說,這個人有淤血阻滯經脈。淤血的存在,是她久痛不愈的根本原因。 第三個,就是這個年齡,脾胃虛弱。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虛弱,清陽之氣無法濡養肌肉四肢,所以會加重病情。 這三個,可以說是他這年齡段的頸椎病人,常常要面對的問題。 而上頭所記載的這個配伍,基本上就滿足了上述這三個問題。 方中丹參、三棱、莪術、川芎、雞血藤,這是活血化瘀的,該通的通; 骨碎補、續斷,這是補益肝腎的,該補的補; 葛根,入脾經,這是升脾胃清陽之氣,解肌舒筋的,該松的松。 所以我覺得啊,這個路子,基本符合中老年人的實際情況。 但注意:此方并不適合所有人,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具體辨證,不可盲目服用。 |
|
來自: 朱永林548cr9a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