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懷瑾老師:最少活一百歲的方法 “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處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間。“從八風之理”,不過注意冷暖氣候的調整,注意衛生及個人身體的環境保養。“適嗜欲于世俗之間”,一樣地喝酒吃飯吃肉,還有嗜好;換句話說,一樣地抽煙喝酒吧!(眾笑)但是有個條件,心理上沒有仇恨人,沒有發脾氣,沒有惱怒,絕對沒有嗔恨的心理;在佛學里講就是有慈悲心,有愛人的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所以呢,也不出家,同普通人一樣穿衣吃飯。 “舉不欲觀于俗”,但是他的行為略有不同,不像普通社會一般人,拼命去賺錢,拼命去做官,他都避開了。“外不勞形于事”,盡量做到生活恬淡、清靜。“內無思想之患”,不但沒有仇恨怨尤的心理,他的思想是非常寧靜專一的。“以恬愉為務”,每天都是快樂的,人生是樂觀的。 這里提到恬愉,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舍。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松了。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以自得為功”,自由自在地生活。“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有這樣的修養,身體不會衰老,精神不會散失,病不醫也自然好了。也不要怕睡不著,睡不著也不管了,一切恬愉樂觀就好了。這樣呢,他說也可以活一百歲。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東方出版社 二、賴世倫: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么? 知道生命是這個世上當今最寶貴的東西。你看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么?有些人講是錢,有些人講是官,有些人講是物。不對,就是生命。你有錢有勢有物都沒有用的,你像一位世界的富翁喬布斯,你看他做了多大的貢獻,多有錢啊,幾千個億,但是他生命只有五十幾歲,這么多錢就買不了那幾寸腸子。所以世上最寶貴的是生命。 但是生命又是最奇妙的,它一定是靠我們自己平常符合宇宙的規律,符合心理的平衡,心理的修養,把生命富養好。大家在你們周圍看看,有一些人,他們能夠按照《黃帝內經》的養生去做,平常心里邊也很恬淡,沒有什么追求,也沒有更多的欲望,生活也很平淡,吃的東西穿的東西也都很簡單,對人對事都這么恬淡,都這么寧靜,這些人一般都是高壽。按照《黃帝內經》講,每個人最起碼是活到一百二十歲,一百二十歲是天命,是老天規定的命。當然如果你真的修行了,你可以活到像黃帝的老師廣成子,活到一千二百歲還沒死。黃帝也活了一百多歲,老子也活到現在還不知道他死沒有,還有其他的像彭祖,我們歷代的這些高僧大德,哪一個不是一百二十歲以上。 所以這就是我們對生命的一些認知,就是《黃帝內經》這本書來教導我們,要符合宇宙的規律,這樣去生活,這樣去寧靜的過好自己的一生,你的一百二十歲絕對的沒有問題。那么反觀現在的人,當今之人不是這樣的,起居無常,食飲無節,思想妄念太多,心靈不能寧靜,這種人就半百衰老,到了五十歲就衰老了,活到六十歲他就算阿彌陀佛了,要叫他活到八十歲、一百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黃帝內經》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學的一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