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叫你呢!”睡意朦朧中,妻推了我一把。 睜開惺忪的雙眼,打開手機一看,5點鐘,還不到自己設置的起床鬧鐘時間。 “寨勇,起吧!”又聽到母親喚我的聲音。 “嗯,起來了!”我回應著,快速地穿上衣服走出臥室。 餐廳的燈正亮著,餐桌上放著一碗冒著熱氣的水餃,母親端著一碗湯,正從廚房走出。 “安耳朵啦,趕緊吃吧。” “這么早,肚里不餓,吃不下?!?/p> “少吃兩個,冬下安耳朵嘞。”
嚼一口,真香!頓時吃了起來。 同時隨手翻看手機,發現日歷一個app上推來一個唯美的頁面,上面有不少內容:12月21日23:59,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從古至今,民間均由“冬至大似年”“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 餃子原名也叫“嬌耳”。古時候,冬天寒冷,衣物不足,為了防止耳朵被凍掉,就要先安上一副耳朵。古人仿耳朵做成餃子,故稱之為“嬌耳”。 “安耳朵”,就是吃餃子。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 冬至這天,無論在哪里,吃都是重中之重。 北方人對餃子愛的過于深沉,可謂無餃子,不過節。 我學校有早讀,一般都是不到5:30就要往學校趕,早飯一般是不吃的。 母親已摸清這條規律,隔天一次我沒有早讀有時間吃飯時,她都會起得比較早,等到我起床時,飯就早已做好,而有早讀時是來不及的。 但今天我們起得都比往常更早,并且還吃上了香噴噴的餃子。 一想到調餡、和面、搟皮、包捏、煮滾等一系列的活兒,估計母親4點就已經起床擺弄了,心里頓時感覺熱乎乎的。
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起,一向喜歡吃買來的速凍水餃的兒子,突然間就不喜歡吃速凍水餃了,只喜歡吃奶奶親手包的餃子。早飯他一般也是不咋吃的,但今天上學前他肯定會飽餐一頓了。
室外,皓月朗空,疏星閃爍,寒風襲面,但今日一點也不覺得冷,心里反而暖暖的... ... 作者簡介 魏寨勇,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博文中學語文老師。喜歡文藝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