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把“正念”教給世界的人走了 2014 年,被譽為“最具影響力精神領袖”之一的一行禪師,因嚴重腦出血后送醫后,一直住在法國梅村(Plum Village)休養及定期接受治療。2019年初,92歲的一行禪師拒絕治療,回到他 16 歲時出家的地方——越南順化的歸原寺(Tu Hieu Pagoda)靜養,希望在那里度過最后的日子,靜待落葉歸根。 今晨,法國梅村僧團發布公告,2022年1月22日00:00,Thay,禪宗大師一行禪師,在越南順化慈孝寺圓寂,享年95歲。 親愛的僧團,
一行禪師偉大的一生 一行禪師于1926年在越南出生,1942年在歸原寺出家,1949年受具足戒,是越南臨濟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禪師主張入世佛教,將一生奉獻于和平運動與弘揚佛法之中。1963年,他在越南推動反戰運動。1967年,禪師獲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他于1982年在法國創立梅村禪修中心,推廣正念修習。禪師于2014年中風,經四個半月療養后,繼續與梅村同修一起修習正念。2017年8月,他回到越南靜養。 在西方,一行禪師被譽為“正念之父”。他著述豐富,已出版逾百本書,分享正念生活的藝術,當中包括膾炙人口的《正念的奇跡》(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和《當下自在》(BeingPeace)。禪師擅長以平實的語言,教導人們如何在洗碗、喝茶、吃橘子等日常小事中修習正念。他說:“要培養正念,就是繼續做平常的活動,不管是走路、坐著、工作、吃東西或其他事務,全部帶著正念覺察來進行。” 禪師曾在著作《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 No fear)中,開示生死之道。他以一張紙為例說明:被制成紙之前,這張紙就已經存在了。“深觀之下你會看到一棵樹,沒有樹就沒有這張紙,樹要陽光、云雨的滋潤,深觀之下,在這張紙中你也可以看到陽光云雨的風采,紙何嘗不是以陽光云雨的形式存在呢?”而當紙張被焚燒(“死亡”)后,灰燼會成為滋潤樹木的養分。有一天,樹木會再度成為一張紙。這樣,灰燼又以紙的形式重生了。禪師說:“生命本來沒有生滅,佛陀告訴了我們這個真相,這就是不生不滅的道理。” 一行禪師語錄 1.當波浪意識到自己是水,生死便不再是傷害。 2.你的每一瞥、每一個微笑和每一句話,都能到達宇宙的遠方,影響著宇宙中每一個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每一件事物都與所有其他事物相聯系;每一件事物都滲透入所有其他事物之中。 3.生命只存在于當下。失去了當下就是失去了生命。佛陀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必須告別過去,以便我們可以回歸當下。回歸當下就是同生命相接觸。 4.看看花,看看蝴蝶,看看樹木,看看有著一對富有同情心的眼睛的孩子。你心中慈悲的力量將會改造生命,使它變得更美好。 5.過去是一個儲藏室,既有痛苦的記憶,也有幸福的記憶。回到過去的痛苦,令當下一刻在生命中消失。要放下過去,回到現在,這不是簡單和容易的。 當我們決定了放下過去,回到現在,即是說我們決定了要抵抗心中內結的力量。我們能轉化這些結,它們在未來,將不能再把我們拉回去。 6.生命不是一個地址,不是一處我們要到的地方,不是一個目的地,生命是一條路。行禪就是毋需到達目標的走,每一步都能為我們帶來安寧、快樂和解脫。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以無為的精神來行走。沒有通向安寧和解脫的路,安寧和快樂本身就是路。我們與佛、與解脫、與幸福的約會,就是此時此地。我們不應該失約。 7.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我觸摸一下花朵,都能觸摸到太陽,然而自己卻不會被灼傷。當我觸摸這朵花的時候,我同時感受到了我的心、你的心以及那顆大行星地球的存在。如果你真正深入地來感觸一朵花的話,你將觸摸到整個宇宙。 8.種子再飽滿,也需要大地的滋養。 9.我拾起這片葉子時,我看到它假裝在春時誕生,又假裝在秋末死去。為了幫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眾生,我們也出現了,然后又消失了。 我們心中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如果我們在覺照中過日常生活,如果我們慈悲、小心、專注地行走,我們就能夠創造奇跡,把我們的世界變成一個適合居住的奇妙的地方。 10.我們的意識就像一把劍,它將實相切成了碎片,接下來我們的所作所為就仿佛實相的各個碎片之間漠不相關似的。 11.摯愛的種子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 12.當有人愛你時,你就會顯示出更大的自信。 ——《與生命相約》 1.我們嫻熟于為生活做準備,卻并不擅長于生活。 2.如果我們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實處于當下的話,我們就會錯失一切。” 3.生命的意義就在每個當下,每個呼吸,和每一步腳下的路。 ——《生命即當下》 1.對見解的執著,是精神之道上的最大障礙。 2.無明是貪欲、憤怒、傲慢、疑惑、嫉妒和恐懼的根源。當我們學會把心靜定下來以看清楚事物的真相,我們便可以對一切達到全面的了解,因而將苦惱接受,化為愛心。 3.我們的心只忙于追逐昨天的回憶和明天的夢想。唯一去與生命重新接觸,就是回到目前這一刻。只有當你重回這一刻,你才會覺醒過來。而就只有這時,你才可以找回真我。 ——《故道白云》 1.有人說如果以佛教徒的角度,來看實相你會變得很悲觀,但悲觀或樂觀的想法都太簡化了真理。 2.每一天,我們都置身奇跡中,那些連自己都未認知到的奇跡:藍天,白云,綠草,孩子黝黑而充滿好奇的眼睛——那也是我們自己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跡。 3.然而,僅僅對身體姿勢保持正念是不夠的。我們應當覺知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念想與感受,覺知與我們相關的一切。 ——《正念的奇跡》 圖文來源:法國梅村僧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