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魯格P08手槍的造價實在是過于高昂了,并不適合作為軍用制式手槍大規模列裝,隨即德國也決定尋找一款更好的自動手槍。在1938年瓦爾特P38手槍擊敗了一眾競爭對手,成為了德國新一代的制式手槍。 卡爾.瓦爾特公司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牌槍械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卡爾.瓦爾特公司也受到了嚴厲的制裁,到了20世紀20年代后期瓦爾特公司推出的瓦爾特PP系列手槍大獲成功,德國和很多歐洲國家的警察都裝備了該槍,瓦爾特PP系列手槍采用了很多創新設計,該槍采用的單/雙動擊發結構對后世的自動手槍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瓦爾特PP系列手槍使用的彈藥在威力方面較弱,并不適合作為軍用手槍。 瓦爾特PP手槍采用了自由槍機原理,這也使該槍無法使用威力較大的手槍彈,只能作為警用和民用手槍使用。 隨即卡爾.瓦爾特公司也決定在瓦爾特PP系列手槍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開發出一款使用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的軍用手槍,但是當時德國依舊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雖然該條約對德國的制約已經名存實亡了,卡爾.瓦爾特公司以警用手槍的名義開發出了瓦爾特MP手槍,經過數次改進后,卡爾.瓦爾特公司推出了瓦爾特MPⅢ型手槍。 瓦爾特MPⅢ型手槍的外形已經和瓦爾特P38手槍非常接近了。 隨后卡爾.瓦爾特公司生產了100支樣槍送給德國軍方去測試,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和測試環節,德國軍方對瓦爾特MPⅢ型手槍的性能很滿意,但德國軍方對于瓦爾特MPⅢ型手槍的內置擊錘不是很滿意,希望新一代的制式手槍采用外露擊錘,隨后卡爾.瓦爾特公司開發出了采用了外露式擊錘的瓦爾特HP型手槍,在1938年德國正式采用了該槍,并將其命名為了瓦爾特P38型手槍,1939年正式量產并裝備德國軍隊。 瓦爾特P38手槍上有很多極具特點的設計,由于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的膛壓較高,不能使用簡單的慣性閉鎖,瓦爾特P38手槍采用了管退式自動原理。 卡爾.瓦爾特公司輕武器設計師弗利茨.瓦爾特和巴特拉姆斯還開發出了一套卡鐵擺動式閉鎖結構,并將其運用在了瓦爾特P38手槍上,這種閉鎖原理在擊發后在火藥燃氣會推動槍管和套筒向后運動,當套筒到達限位行程后,卡鐵會向下移動到套筒座的開鎖槽中,然后槍管與套筒分離完成退殼復進等自動過程。這種閉鎖方式的可靠性很好,而且瓦爾特P38手槍的管退是沿直線進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射擊精度。 瓦爾特P38手槍和魯格P08手槍的尺寸對比 瓦爾特P38手槍對于現代自動手槍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筆者認為瓦爾特P38手槍采用的單/雙動擊發結構是其核心設計,簡單解釋一下單/雙動擊發結構,瓦爾特P38手槍在完成上膛后,其擊錘會處于待擊狀態,和正常的單動自動手槍一樣,但是在將保險撥桿調到安全位置時,擊錘就會自動釋放,但是不會完成擊發,如果打開保險,直接扣動扳機就能完成擊發(雙動擊發),無需手動將擊錘蓄力,但是雙動擊發需要的扳機力較大,單/雙動擊發結構的手槍在完成一次雙動擊發后,就進入了單動擊發模式,當前單/雙動擊發結構也是現代自動手槍的主流設計,而瓦爾特P38手槍也是最早將單/雙動擊發結構成熟運用的產品。 瓦爾特P38手槍采用了雙段復進簧設計,兩條復進簧在套筒座的兩側對稱安裝,在一定程度上雙段復進簧可以使槍體更緊湊。 瓦爾特P38手槍設計有空倉掛機,在完成更換彈匣后按下扳機上方的空倉掛機釋放鈕,就可以正常擊發了。 瓦爾特P38手槍在上膛后,套筒尾部會有一個針型的上膛指示器凸出,提醒使用者槍支已經上膛。瓦爾特P38手槍采用了容量8發的單排彈匣,該槍的彈匣釋放鈕位于握把底部。瓦爾特P38手槍的套筒沒有選擇全包圍結構,而是采用了開放式套筒,這種開放式套筒的優勢有利于減重和散熱,最為關鍵的是開放式套筒的拋殼口會增大,間接可以使拋殼流暢,在遇到拋殼等故障后也較好排除。 瓦爾特P38手槍照門下方凸起的那根“針”就是上膛指示器。 瓦爾特P38手槍的皮質槍套。 瓦爾特P38手槍的彈匣釋放鈕在握把底部,這一點可以說是瓦爾特P38手槍在設計上比較保守,現代自動手槍絕大多數的彈匣釋放鈕在握把的位置,這種設計單手換彈匣比較方便。而瓦爾特P38手槍選擇將彈匣釋放鈕設計握把底部的主要原因就是防止誤觸,瓦爾特公司開發的PP系列手槍的彈匣釋放鈕都在握把位置,可能瓦爾特P38手槍的設計師考慮到該槍是作為軍用手槍裝備,一切設計都要以可靠為主。 ![]() 瓦爾特P38手槍身上的“德國味道”非常濃厚,該槍的結構復雜,做工也很精致,這些特點也是德國輕武器的標志。 最初量產的瓦爾特P38手槍采用的都是胡桃木握把,采用實木握把自然會使制造成本提升,為了降低成本,很快瓦爾特P38手槍就采用電木替換了胡桃木握把盡管瓦爾特P38手槍對用料品質進行了下調,但是該槍的成本依舊不低,瓦爾特P38手槍采用的閉鎖結構對于加工水平的要求不低,很耗工時。 ![]() 采用胡桃木握把的早期型瓦爾特P38手槍 瓦爾特P38手槍在1940年才開始大規模列裝德軍,但是該槍并不是德軍唯一的制式手槍,雖然瓦爾特P38是要取代魯格P08的,但是在二戰期間魯格P08手槍仍然在繼續生產,瓦爾特P38手槍的生產并不是由卡爾.瓦爾特公司一家完成的,毛瑟公司和斯普沃克公司在二戰時期也代工了瓦爾特P38手槍,截止到二戰結束,瓦爾特P38手槍共生產了120萬支左右。 ![]() 德軍士兵使用瓦爾特P38手槍的照片 1938年瑞典也從德國進口了一批瓦爾特P38手槍,出口瑞典版本的瓦爾特P38手槍的握把和德國軍用版有一定的區別,除此之外,兩者并無太大的差距,這批瑞典版本的瓦爾特P38手槍做工非常精良。 ![]() ![]() 瑞典版本的瓦爾特P38手槍 在二戰時期瓦爾特P38手槍也是盟軍士兵非常歡迎的一款戰利品,上文也提到過瓦爾特P38手槍并不是二戰德軍唯一的制式手槍,瓦爾特P38手槍的數量要比其他的德國制式手槍多很多,不少盟軍士兵在繳獲該槍后直接作為副武器使用。 ![]() 照片中的美軍士兵手中拿著一支繳獲的瓦爾特P38手槍和一支湯姆遜沖鋒槍 ![]() 照片中的加拿大士兵正在端詳繳獲的瓦爾特P38手槍 在二戰結束后瓦爾特P38手槍也停產了,到了1957年西德開始重建軍隊,當時德國還保存著瓦爾特P38手槍的生產線,于是瓦爾特P38手槍開始重新量產,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也曾少量繳獲過一些瓦爾特P38手槍,在越南戰爭期間蘇聯曾向北越提供過不少繳獲德國的庫存裝備。在1963年西德在瓦爾特P38手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進,開發出了瓦爾特P1手槍。 ![]() 該槍在原版的基礎上更換了鋁制機匣,同時也對套筒的強度進行了一定的升級。瓦爾特P1手槍的裝備范圍要遠大于瓦爾特P38手槍,瓦爾特P1手槍曾出口到了阿根廷、智利、意大利、芬蘭、伊拉克等國。在1990年瓦爾特P1手槍被HK USP手槍取代,就此結束了在德國漫長的服役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