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9月的一天,毛主席陪著一位國民黨官員到延安青年食堂用餐,食堂門口聚滿了群眾。 誰也想不到,就在毛主席被人群簇擁著走進食堂時,后面有一個男子突然擠上前去,從背后抽出了一根大木棍,雙手用盡力氣朝毛主席后腦勺砸去。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一名警衛員挺身而出,拼命用手臂擋下了這根木棒。 趁勢,警衛員和周圍群眾把這個“刺客”控制住,毛主席安然無恙,依舊陪客人進入食堂。 經過審訓,這個人并沒有什么背景,他之所以這么做,只是想以刺殺毛主席向國民黨方面邀功罷了。 而替毛主席擋住木棍的警衛員,此時正癱坐在一把凳子上,他的胳膊已經疼的沒辦法抬起了。 他的名字叫蔣澤民,1939年調到延安負責毛主席的安保工作,擔任主席的警衛員已兩年多了。 蔣澤民是遼寧省黑山縣人,1913年生,18歲參加抗日義勇軍。1935年冬天,蔣澤民被東北抗日聯軍派到了蘇聯進行學習,兩年之后蔣澤民學成歸來,回到了東北工作。 1939年初,蔣澤民突然收到了組織上發來的電報,說是要調他到延安負責毛主席的安保工作。看完電報,蔣澤民的心激動得怦怦直跳——去延安到毛主席身邊工作,這是何等的榮耀,也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在毛主席的幫助和關懷下,這個時期的蔣澤民,他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質都有了極大提升。他對黨忠誠,把保護毛主席的安全視為比自己生命還重要。 在延安期間,蔣澤民為毛澤東的人格和睿智所深深感染,那些難忘的情景永遠銘刻在蔣澤民心中。據他回憶: 毛澤東主席經常找他談心,問他一些東北的事。尤其是關于義勇軍,毛主席特別上心,不厭其煩地讓講給他聽。 而蔣澤民也樂于向主席匯報這些,他把“九一八”事變后離家出走的經過詳細地向毛主席作了匯報…… 為毛主席擋下致命一擊之后沒幾個月,毛主席找到了蔣澤民,說要調他到重慶,去周恩來身邊工作。 蔣澤民已在主席身邊工作三年,心中滿是不舍,毛主席安慰他說:“澤民呀,到周副主席身邊工作也是革命需要嘛,重慶不同于延安,那是國統區,什么人都有,你一定要保衛好周副主席的安全!” 于是,他帶著毛主席的囑托來到了周恩來的身邊。 日本投降之后,蔣介石邀請毛主席參加了重慶談判,毛主席的安保工作又交到了蔣澤民等同志手中。他盡責盡責,每時每刻都處于最高警戒狀態,不敢有一絲懈怠。 “毛澤東身邊有來自東北抗聯的警衛!”這一消息大大震驚了重慶的有關人員,因為他們都知道,跟毛主席比,蔣介石身邊卻都是清一色的浙江侍衛。 毛主席的博大心胸,不由不讓人敬佩。 當毛主席平安返回延安后,蔣澤民又受命回到了東北,接收了日軍的坦克基地。他帶領著10多名技術人員沒日沒夜地修理起了這里的廢舊坦克,主持建立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 接著,蔣澤民親率坦克部隊參加了解放長春的戰斗,在攻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北解放后,蔣澤民隨軍入關,再次回到毛主席身邊,擔任護送毛澤東和黨中央從西柏坡進入北京城的任務。隨后,他參加了向全國大進軍的戰斗,一直從華北打到廣西。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他任志愿軍運輸部副部長,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隨后,蔣澤民任沈陽軍區后勤運輸部部長、生產部長,1978年11月,任總后勤部車船部副部長。 1988年,已經參軍50多年的蔣澤民脫下了自己的軍裝,回到老家遼寧,以正軍級待遇離休。 2012年,蔣澤民因病去世,享年整整一百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