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銅神樹是否就是山海經里的扶桑,翔子大叔對此并不否認。我們今天推理的重點是為什么說扶桑可能就是航站樓? 從烏到神鳥的飛行器崇拜烏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最早出現于山海經,一出現就不同凡響,與上古驚天神物扶桑同時驚艷登場,而且烏的出現幾乎都同時伴隨著日的出現,至今在中國仍有“日中有烏”和“大日金烏”的說法。 漢馬王堆出土錦帛上的三足烏 山海經原文如下: 《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文結合后來東晉郭璞等注釋,目前普遍的解讀是:在太陽升起的地方,有一顆樹,樹上住著10個太陽,這就是傳說中的扶桑樹,是由兩棵桑樹互相纏繞、扶持而長成的。樹上的十個太陽,被烏載著,每天都會換著出去工作。 三星堆青銅神樹 從現在開始,我們嘗試切換到現代頻道,帶著“扶桑就是航站樓”的觀點倒過來嘗試進行反證解讀: 在太陽升起的地方,有一個空中交通樞紐,這里航站樓上下交錯停放著10個飛行器,這里就叫扶桑或者扶木,航站樓內部有上下運行的扶梯(扶桑?扶上?呼上?),航站樓上的飛行器每天都要輪換著起降去執行任務,他們起飛的時候,會噴出火焰,像太陽一樣明亮。 載日金烏? 好,接下來我們詳細分析以上結論的由來: 1. “烏”名字的由來可能是來自飛行器發出的聲音。山海經很多動物怪獸都是用聲音來命名,飛行器發出的聲音“嗚”,可能就是“烏”最早的來源。 2. 在古代神話里烏和日的關系有兩類,一類是《山海經》記載的扶桑樹上“烏載日”,一類是《淮南子》記載的“日中有烏”。兩者都好解釋,前者是把從扶桑日出日落起降的飛行器的尾焰當成了太陽,所以會有“烏載日”形象說法。后者是把在高空中不明來源的飛行器通通認為來自空中唯一可見的固定物體——太陽。 3. 三足烏和金烏的說法是后來發展出來的。漢《淮南子·精神篇》中說“日中有踆烏”,東晉郭璞注解說“日中有三足烏”。從此,“三足烏”便被歷代君王視為祥瑞之兆,一直享受著特殊的禮遇。三足烏,顧名思義,我們所熟知的飛行器大多不都是三足嗎? 三足的鳥? 1920年,中國地質調查所顧問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在那里出土了一個陶器。怎么看,都像UFO。 仰韶出土陶器三足烏 4. 我們從后來的古典文獻中,也能解讀出“金烏”、“三足烏”甚至各種神鳥作為飛行器的邏輯。屈原在《天問》中也側面對此有過回應:“天式縱橫,陽離爰死?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簡單訓釋為:天道中經緯縱橫,陰陽相調而滋生萬物。太陽中的神鳥金烏如此碩大,后羿為何能以一人之力而射下九日?翔子大叔推論后來的“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故事也可能與地空戰爭有關,這里的“日”,可能也和飛行器有關。《山海經》里的精衛鳥“其狀如烏”,這種語境,說明烏是一種可以用來參照的特殊物體。
金沙太陽神鳥 5.隨著金烏、三足烏傳說的普及,到后來就出現了廣泛的全球性神鳥崇拜。 在幾乎世界所有上古神話傳說和考古發現中,神鳥出現的概率是相當高的。比如:印度神話中的迦樓羅、日本的八咫烏、希臘神話中的不死鳥、北歐神話中的大烏鴉胡基和穆寧、古埃及神話中的貝努鳥、瑪雅神話中的雷鳥、蘇美爾神話中的火獅安祖,蘇格蘭神話中的柏步麗、羅馬神話中的林鸮,當然,中國人最熟知的就是神鳥鳳凰。 ![]() 同樣《山海經》里出現的神鳥也非常多,對神鳥的描述最多的是“鳥首蛇身”、“鳥首龍身”、“鳥首魚尾”、“龍首鳥身”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神鳥怪很可能就是各種各樣的飛機、飛船、火箭等飛行器或者不明飛行物,這些很多頭部都是鳥狀。 ![]() 神鳥? 而所謂的蛇身、龍身,事實上也應該是長條形狀的機身,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里,蛇和龍也大多是指一類,蛇就是小龍。再來說說“魚尾”,無疑就是飛行器上的機尾。除了,鳥首以外,三海經里還有“人首”、“蛇首”等空中神物。咱們從正面看飛行器兩個觀察框這是不是人首?從側面看,這是不是蛇首? ![]() 人面怪獸? 山海經里記載的空中和水中神獸類型太多,甚至還有鳥首龜背的,像不像預警機?還有一種神,長著人一樣的腦袋,蛇一樣的身子,身長如車轅,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腦袋的,一個國家的國君若能得到并祭祀他,就能稱霸天下。這是不是雙引擎飛機? 當然全部用當代飛行器去匹配山海經的記載,并不科學,很有可能有一些連我們現代也沒有,比如碟狀的、棍狀的。但是,可能肯定的是,當時“神鳥”有非常多的種類,而且功能各不相同,這才有了山海經神鳥倍出的記載。 ![]() 另外,我們也在山海經中發現一個規律,像類似計蒙、東方巨芒、雷神、夸、燭龍、禹強等大神們們出行的時候,經常伴隨的動作是“珥蛇、操蛇、踐蛇、乘龍”,這不就是駕駛飛行器嗎? ![]() 根據蘇美爾文獻的記載,天神阿奴并不是生活在地球上,而是生活在所謂的“天國”,眾神需要乘坐一種類似“大鳥”的飛行器往返于地球和天國之間,而乘坐這個所謂的“大鳥”是需要吃下特質的生命面包并穿上特殊的衣服的。大神恩利爾與安祖發生的平亂戰爭,安祖乘坐的也是超高速神鳥。 ![]() 在《舊約圣經》中描繪的一些升天的畫面,都伴隨著光、火和颶風,而承載這一切的往往被稱作戰車。如果細琢磨一下,這個戰車很可能也是一種飛行器,而光和火焰就是發動機噴射時造成的,颶風實則是起飛時產生的強大氣流所致。 ![]() 我們在世界各地的遠古壁畫或文物中,也不難見到很多類似穿著類似今天宇航服的航天員,當然,原始的人類把他們叫神。在金沙出土的這個比基尼宇航員青銅器,模樣還挺逗比的。蘇美爾大神伊南娜下冥界的時候穿戴了7件特殊的裝備,和現代宇航服和通訊設備一一對應。 ![]() ![]() 金沙青銅宇航服? 所以,我們幾乎可以得出結論,遠古時代人們看到天空中出現的這些飛行器,就是他們口口相關的“神鳥”,“神鳥”就是那時人們心目中的“UFO”。 如果說,人們在飛機發明以前對遠古神話中提到的“神鳥”是什么完全沒有概念,那可以理解。但是當神話與我們現實已經能對應起來并且可以讓很多以前荒誕不經的解釋變成符合邏輯的推論的的時候,我們如果仍然還堅持還以神話來解讀神話,這種態度才是真正的歷史虛無主義。 說到這里,好像和我們的標題青銅神樹就是航站樓還沒扯上關系,要全部解開答案,還需要解開另一個關鍵詞“神樹”。 神樹并非樹,而是人造物世界各地史前神話中有關神樹、神木、神塔、怪山的只要是非自然不可解釋的,一般都是指的高層建筑,高樓或者高塔,只不過根據其功能不同,傳說的神性也就不同。 我們還是從山海經說起。《山海經.南山經》猿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山海經.北山經》大咸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這兩句的重點,一是“多怪木,不可以上”,一是“無草木,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什么樣的地方多怪蛇一樣的飛行器,多怪木,不允許也不能夠上去?是什么樣的怪山沒有草木,四四方方,不允許也不可能上去?《山海經.西山經》太華山在上古的時候被巨靈神劈成了一個四方形的山柱,四面都是九十度的直角,沒有鳥獸可以攀援其上。這不是現代的高樓是什么? ![]() 根據《山海經》描述,不死樹和沙棠樹一樣是生長在昆侖山中的神樹,吃了不死樹所煉制的丹藥可以長生不死。不死樹是掌握在西王母的手中,上古許多大神包括伏羲、后羿等都曾前往昆侖上向西王母討要不死藥。圣經中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的智慧之樹、蘇美爾吉爾伽美什祈禱永生的生命之樹和古埃及生命之樹懸鈴木,這些不就是大神們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和生物藥物研究基地嗎?即使是現代,到現在這樣性質的地方也都是戒備森嚴,不為外人所知。 ![]() 《山海經》中還記載一種叫帝屋樹的,是一顆有著巨大力量的神樹,它的葉子可以激發出神奇的能力抵御敵人的進攻,是一顆絕妙的防御神樹。至于它對應現在什么功能的建筑,大家可以自行猜想。 ![]() 好,接下來我們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建木。《山海經》里提到的地方非常多。建木樹是上古十大神樹之一,能夠溝通天地,能夠長出各種珍奇異寶奇珍異獸包括飛龍、猛虎、神鈴和神果。伏羲、黃帝等上古大神都是通過建木樹來往于人間和天庭。 我們帶著答案來進行反證,如果建木就是當時人類能看到的最高建筑,它一定會給人們帶來震撼。里面上下直行的電梯,屋頂有隨時起飛的“飛龍”,樓層之間電梯還會響“神鈴”,里面有用于安保護衛的“猛虎”裝備,也有大神們帶來的從沒見過的“奇珍異寶”。最重要的,從這么特殊這么神圣的“神樹”里出來的,一定是從天上下來的伏羲、女媧、黃帝這樣重要的重要首領。 根據蘇美爾文獻中的記載,天國的王子恩利爾把一個叫做尼普爾的城市作為了自己的基地,這里是天與地連接的地方,在城市中有一種特殊的裝置放置在巨大的建筑里,可以連接天地之間。去往“天國”所要乘坐的“天鳥”也是安置在為其建造的特殊的巨大建筑里的,有一半嵌入地下,另一半露在外面,有專門的人進行把守,未經許可是絕對不能進入。這里描述的能就是某種通訊大樓吧。 ![]() 最后我們回到扶桑樹。山海經記載,遠古時期,在海內東方,有一棵巨大的樹,名扶桑樹。高三百里,沿著這棵樹可以攀登到天上,所以又名通天神樹,它是連接神界,人間,冥界的大門。樹上常年住著十個太陽,每天有一個太陽出去工作,其余九個在樹上休息,他們輪流工作,每個太陽都由一只三足烏鴉(神鳥)托負著在天上運行。傳說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 ![]() 首先,我們肯定建木和扶桑不是同一類建筑,它們相同的地方是高大,而且都有通天的功能。不同的是,建木是高入天國,而扶桑是因為有停在它枝葉上的神鳥,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飛行器。通過飛行器,伏羲和其他神可以去到天國、人間和冥界不同高度的地方。有的飛行器每天分別馱著一個太陽出去工作,有的停在機坪在休息,而這些飛行器馱著的太陽,其實就是飛行器起飛時噴出的巨大火焰,從遠處看,就是一團像太陽一樣的火球 ![]() 根據以上推論,扶桑樹不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航站樓嗎?而且,扶桑,我都懷疑它和桑樹完全沒有關系,它當初應該讀“扶上”,兩顆相互扶持向上的樹,這不就是扶梯嗎?扶搖直上成語的根源說不定來自這里。 ![]() 到現在,我們總算和標題扯上一點關系了,既然扶桑是航站樓,那么三星堆的青銅神樹的謎底就一目了然了。三星堆目前出土了八棵青銅樹,分別對應了山海經中不同的八顆神樹,其中目前最大的青銅神樹,毫無疑問,就是扶桑,無論上面站的是神鳥也好,趴的是神龍也好,這些都代表是史前時代的飛行器。既然扶桑樹就是航站樓,那么,三星堆這個根據上古神話創造出來的這棵樹,毫無疑問,體現的就是史前文明中存在過的航站樓。這一點,連當時打造這個青銅神樹的人們恐怕都不知道。 故事講到這里,我忽然產生了一種穿越感。試想幾千或幾萬年前,一群外星文明生命來到地球,給當時的原始人留下遠古的記憶,而現在,我們也來到了和當時的外星文明月差不過的科技時代,沿著他們的發展軌跡,做著他們相同的事。我們究竟是在創造,還是在重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