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腰椎那些事兒》歡迎關注。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在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故在發生椎間盤突出癥以前,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就可有由于椎間盤退變而引起的癥狀。 腰椎退行性改變可以一直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亦可有以下癥狀,而這些前驅癥狀并無特異性,其他疾病也可有類似表現。 (1)急性腰扭傷:許多人都有過腰扭傷的經歷,大多數是因為從事體育運動或重體力勞動時受損造成的。 但有的患者運動量不大,僅僅彎腰拿東西,或洗臉、疊被等就突然腰扭傷,常被患者誤認為是“閃了腰”,而不加以重視,休息幾日或吃一點藥,外貼藥膏等,疼痛就可消失,這往往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信號。 (2)反復發作的腰痛:在腰椎間盤退變并有椎間關節不穩定或后關節過伸情況下,患者可有反復發作的腰痛。每次發作的間歇期在數天至數月不等。 這種患者,由于其退變的椎間隙使其后關節已處于過伸狀態。因此,如再做過伸動作時就容易發生關節囊損傷,而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 (3)慢性腰痛: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漸形成持續性的慢性腰痛,在咳嗽、打噴嚏、排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休息后減輕。 這種情況多為腰肌纖維炎,遇到誘發因素時就有可能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癥。 (4)頸腰綜合征:下腰椎最易由于椎間盤退變而引起癥狀。這種退行性變化有時可以是多節段的影響整個腰椎,有時還可以影響頸椎,從而出現頸腰綜合征。 當患者因腰痛前來就診時,頸椎的退變還未出現癥狀或癥狀很輕而未引起注意。 出現頸腰綜合征的患者敘述他全身都痛,頸部的痛可放射到枕部、雙肩且可向上肢放射,有時還可放射到胸部。腰椎的變化則可引起兩側下肢的疼痛。這種情況可能會被醫師認為患者是神經官能癥或使醫師由于抓不住要領而草率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