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你知道“君子成人之美”是誰說的嗎?下半句又是什么呢?為什么在酒場、賭場上最能看出小人“成人之惡”的本性?為什么擁有權力和財力的成功者很容易吸引“成人之惡”的小人?人最該在什么時候給自己潑冷水? 我們絕大多數成年的中國人,都會說一句話:君子有成人之美。可是會說這句話的人,絕大多數都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論語》的顏淵篇當中,記載了孔子的這則語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非常短,但是我們可以用孔子給我們的標準,去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孔子說,有德的君子,他愿意成就別人的好事、美事,不愿意、不會去促成別人做的壞事和惡事,而小人和君子的做法正好相反。當有人在做善事、好事的時候,一個有智慧、有德行的君子,會鼓勵做善事的人,甚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會去幫忙。但是小人就不一樣了,看見別人做善事、做好事,他可能會嫉妒,甚至想破壞,會千方百計地潑涼水、使絆子,請問這種事情在生活當中常見還是不常見?而當看見別人在做一件壞事的時候,或者別人做的事,暫時看起來是好事,但是會隨著事態的發展產生巨大的隱患,君子會冷靜、會勸誡對方,甚至會出面阻攔,盡量不要讓人家去做壞事,以免產生壞的報應,壞的結果。而小人,往往一看見別人干壞事,他就會很興奮,很起勁,就怕事兒不大,往往會在旁邊扇風加點火,火上再澆點油。要想特別能領會這句話的含義,請大家到酒場上去看,到賭場上去看,到打群架的操場上去看,到有一些人去調戲異性的情場或者是歡場上去看。只要是在這種時候,當事人的行為已經很過分,已經看得見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冷靜理性的君子會加以勸阻,而那些勢力小人,往往會在旁邊添油加醋,起哄幫忙。其實,孔子這句話在官場上、商場上,也是非常常見的。當一個人擁有了權利,或者擁有了遠超出常人的財力,人會容易變得自大。而自大之后,智慧就容易被遮蔽,私欲就會膨脹,有意無意地就會做一些可能在違法邊緣,甚至不見得違法但是會傷天害理的事情。如果他有一位理性的朋友,或者是冷靜的下屬,會給他提醒,會加以勸阻,會設法幫他看清事態未來的走向。但是人在這種時候,十有八九是聽不進去這些話的。君子在這個時候會成為這些人眼中的惡人,反而是那些恭維他、吹捧他、幫助他、鼓勵他的人,他會覺得是好人。但是,往往是這些幫助他、鼓勵他、吹捧他的,是別有用心的人。這些人可能為了討好這位成功者的權利,或者是財富,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有自己的小算盤。所以他就會千方百計的助長,這位有權或者有錢的成功人士,去做那些不一定合法,不一定合理,甚至也不一定合情的事情。因為小人往往更看重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去看長遠,也沒有能力看清長遠。第二個,他把心思都放在自己那點蠅頭小利上,他看不到蠅頭小利背后巨大的風險。人年齡越大,對孔子講的這句話體會越深刻,也會覺得越無奈。但是慢慢也想清楚一個問題,別人如果沒有能力去影響,那至少要管好自己。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自己想做一件事,有人潑冷水的時候,不管人家說的對不對,都先應該由衷地感謝人家,然后自己再去反思,再去推敲。當很多人鼓勵自己,甚至肉麻的吹捧自己時,趕緊躲到一邊去,給自己澆一瓢冷水。潑冷水的人,即便不是由衷地想幫咱們,一般情況下,也不一定會害咱們。反而是那些鼓動我們的,煽風點火的人,要萬分的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