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央視網消息:“吃”是中國人逢年過節的“重頭戲”,也是中國人骨子里頗有講究的儀式。市面上滿足“口腹之欲”的產品琳瑯滿目,而物質生活的富足使人們不僅僅滿足于“飽腹感”,更開始追求食品的質量,貨架上擺滿的“低油”“零卡”“零糖”食品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你真的讀懂了食品配料表嗎?短短幾行字背后,有多少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的營養信息?新年伊始,央視網聯合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講講配料表里那些事兒。本期節目,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尹淑濤為您詳解蛋白質。 1.“大豆比牛肉蛋白質含量更高”,是真的嗎? 尹淑濤:牛肉的蛋白質含量是18%,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36%,可能有的消費者就認為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還要高。但實際上我們知道牛肉的含水量約75%,大豆的含水量約10%,如果要比較的話,我們都是比較它不含水的情況。經過換算,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約為40%,牛肉則是72%,所以整體來看,在不含水的情況下,牛肉的蛋白質含量還是高于大豆的含量。 2.植物蛋白不如動物蛋白嗎? 尹淑濤:雖然動物蛋白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比植物蛋白更加接近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模式,但我們不能籠統地說植物蛋白不如動物蛋白。一般來說,動物蛋白的吸收率要比植物蛋白高,但是不同食物來源的蛋白質可以補充不同的氨基酸,實現氨基酸的互補。 受大家喜歡的大豆制品富含蛋白質,比如豆腐干的蛋白質含量可以和牛肉媲美,達到20%左右。豆漿、豆奶的蛋白質含量接近牛奶,為2%—3%。水豆腐的蛋白質含量約為5%—8%,相當于五花肉。另外腐竹的蛋白質含量接近牛肉干,能夠達到45%—50%。 我們經常提倡大家多吃魚肉,中國居民的魚肉消費量比較低,而魚肉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還有一些功能性的營養成分,脂肪含量也比較低。 總體來看,還是要達到動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攝入平衡的狀態。 3.多吃雞蛋會導致膽固醇高嗎? 尹淑濤:我們每天的推薦攝入量是40—50克,基本上就是一個到兩個雞蛋。大家擔心的膽固醇主要來源于蛋黃,但是實際上我們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食用雞蛋,除了攝入優質的蛋白,還會攝入蛋黃里的卵磷脂等成分,實際上在另外一個層面,它就可以降低人體的膽固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