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精神疾病的有效中醫方,特別是老年癡呆癥(轉自同行網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是《傷寒論》方,作者經常將此方用于治療具有精神神經系統癥狀的抑郁癥、恐懼癥、神經官能癥以及腦萎縮、癡呆等,效果不錯。 案例分析:治療過一位87歲的老人,消瘦,頭一年冬天房顫發作,后又出現腦梗,至今年春天大都臥床不起,經常胡言亂語,經醫院診為“老年性癡呆”。我當時用的方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桂枝茯苓丸、梔子厚樸湯。 其家人告訴說這張方很靈,服用以后,老人頭腦就會清醒,失眠、夜尿頻繁、煩躁,說話顛三倒四的現象就減少;但停藥個把月后,癥狀又會加重,再服此方,又會好轉。這次我仍然沒有更方,慢性病還是要守方,日久方可療效穩固。 【臨床經驗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柴胡,黃芩,姜半夏,黨參,茯苓,桂枝,制大黃,龍骨,牡蠣,生姜或干姜,紅棗。 每日一劑。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間斷性服用1月以上,然后可以改為一劑服兩天。 老年性癡呆是精神神志病中比較難治的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對老年性癡呆有效,雖然是近期療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癥狀,但已經是不簡單了。 臨床時我喜歡再配上桂枝茯苓丸和梔子厚樸湯。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腦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梔子厚樸湯只有三味藥:梔子、厚樸、枳實,經典方證是“心煩腹滿,臥起不安”,這正是焦慮癥、抑郁癥患者常見的表現,梔子厚樸湯除脹滿、抗焦慮效果好。 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寬,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顯。對于許多老年性癡呆等老年腦病患者來說,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可小視。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見于《傷寒論》第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1、使用本方的主要癥候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這都是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的部分常見癥狀。故可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是古代治療恐懼癥、抑郁癥的常用方。 ★ 胸滿,并非真的胸廓脹滿變形,而是一種感覺,如胸悶,抑郁,甚者表現為呼吸困難; ★ 煩,是一組癥狀,具體表現為如煩躁,睡眠障礙,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 ★ 驚,為驚恐不安,多噩夢,也表現為心胸悸動或臍腹部搏動感; ★ 小便不利,是軀體癥狀的一種,小便頻數或失禁,多為緊張或疲勞導致機體功能紊亂所致,檢查可無異常發現; ★ 譫語,可看作是思維與語言障礙,也是一種精神障礙; ★ 一身盡重、不可轉側,也是一種自我感覺,是一種抑郁狀態,如疲乏,身體不靈活,或為木僵狀,或為行動遲緩,或為意欲低下,或為反應遲鈍。患者常常訴說身體重,拖不動。 2、使用本方的患者體質特點:體格中等或偏瘦,營養狀況中等。面色黃或白,抑郁神情,表情淡漠。主訴以自覺癥狀為多,但體檢無明顯器質性改變。大多伴有睡眠障礙,多惡夢,易驚,不安感,食欲不振,意欲低下、乏力、畏冷、大便或便秘或腹瀉,或有關節疼痛。以中老年為多。脈多弦,胸脅苦滿,兩脅下按之有抵抗感。 3、方解:方中柴胡、黃芩、半夏主要有解熱鎮靜作用,可用于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等癥;龍骨、牡蠣有鎮靜作用,乃為驚恐、心胸悸動、臍腹部搏動感、失眠、驚狂等癥而設;桂枝主治氣上沖;茯苓主治眩暈而小便不利。 桂枝、茯苓配伍龍骨、牡蠣能治心悸亢進、驚狂、眩暈等精神神經系統之重癥;大黃能清楚肝膽邪熱,疏通腸道且有消炎鎮痛作用;生姜、紅棗顧護胃氣且有增強藥效之作用。 注意:方中大黃不是用于通便,而是清火下瘀血。故用制大黃,小劑量。 ![]() |
|
來自: 于文杰585q5f3e > 《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