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33層的頂樓,住了5年,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能體會,后來虧了25萬才把房子處理了。所謂的高層住宅采光好、風景好只不過是“面子工程”,長時間居住會給生活帶來諸多麻煩,真是誰買誰上當!一位在地產公司工作5年的售樓小姐告訴我:頂樓的房子特別便宜,很多地產公司還會把賣不出去的高層住宅超低價賣給內部員工,但沒有一個地產銷售會貪這個便宜。高層住宅在未來十年會慢慢淪為貧民窟,這并非空穴來風。 我老公小學同學是房產銷售,當時市郊有一處新樓盤剛開盤時,同學私下告訴老公,這個新蓋的小區未來幾年內發展潛力非常大,現在雖然處于市郊,但是他們公司老總收到了風聲,3年內這邊會新蓋一個綜合性的商業街,同時還會新開通幾條公交路線,未來可能還會在附近建一個幼兒園,如果學校建成了,這小區瞬間變成學區房。 現在小區里的新房都快要搶光了,光他們公司內部人員都搶購了好幾套房子,目前在小區的2期還有一套面積138平米的房子,帶一個樓閣,相當于一個小復式樓,因為是在頂樓,所以房價特別便宜。 小學同學表示,看在同學一場的份上,所以才給老公透露這個小道消息,這個頂樓住宅如果因為只剩下一套了,如果現在付款購買,可以享受九八折的員工內部價,同時還能免費繳納1年的物業費,特別劃算,就算買來不住對出租也穩賺不賠。 老公一心動立刻去銀行貸款,花了98萬買下了這套頂樓住宅房。 住在33層的高層住宅頂樓5年,我是感受頗深。很多人都羨慕高層住宅闊氣體面,能住在這么高的樓房里家里肯定非富即貴,都是社會精英。但是只有真正住一段時間后,才會發現,高層住宅真的不如低層住宅住的舒服,甚至還不如平房。 越來越多人從高層住宅搬到了低層不是沒有道理的,高層住宅有它自己的優勢,當然也有它的劣勢和不足。 ![]() 現在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在高層住宅這5年的真實住房感受,也給即將要買高層住宅的朋友們一個參考和排雷。畢竟買房子不像買菜,作為人生大事還是需要謹慎點,以免買完后再后悔! 最大的優點01:頂樓的開闊視野讓人有一種“俯視群雄”的感覺。以前的房子大多是低層或者平房,像我們當地大部分小區都屬于7層樓的多層住宅房,在這樣高度的房子里住時間久了,就特別羨慕那種幾十層樓高的電梯房。 所以很多房產銷售在推銷高層住宅時都會大力宣傳高層住宅“視野開闊”這個優勢,不可否認,高層住宅視野確實比低層要好。 ![]() 我們這棟樓一共33層,一層4戶,因為是新小區,又處于市郊地區,附近的交通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因此小區的入住率并不高。 我們頂樓說是4戶,實際上也就是有我們一家居住,相當于整層都被我家給包了,雖然比較冷清,但走廊里特別寬敞和安靜。 站在頂樓的陽臺上,放眼望去幾乎可以看到城市的全貌,小區附近的風景凈收眼底,不得不說真的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王者感覺。 除此之外,頂樓的采光真的特別棒,南北通透,空氣特別清新,根本聞不到小區綠化化肥的臭味。而且高層住宅比低層的通風效果好很多,特別是頂層,因為空間比較開闊,也沒有其他樓層擋風擋光,夏天有風的時候特別涼快,能省不少空調費。 最大的優點02:住了5年幾乎看不到任何“四害”,能讓房子一直保持干凈。所有住在低層的住戶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樓層越低,家里越有可能遭老鼠、蟑螂。特別是那種臨街商住兩用型住房,一樓商鋪,二樓居民樓,要是一樓是開飯店的,那么住二樓的可要遭殃,家里時不時就會跑出來一兩只蟑螂、蒼蠅。 因此為什么很多人都說“買房子堅決不能買一樓、二樓”,原因就是底層的住房“四害”太多。但是高層住宅幾乎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可以說高于20層以上的房子,蚊蟲老鼠基本為零。 少了這些“四害”,也能讓房子一直保持干凈和整潔。 最大的優點03:買高層住宅有時候還能收獲不小的驚喜。住高層住宅有時候會收獲一些額外驚喜,比如像我這種購買頂樓房子的,當時購房時跟物業公司簽訂了協議,多繳納了5000元,就可以參加樓盤的“買大送小”服務,90㎡以上的房屋可在頂樓天臺購買一個2平米左右的小區域,但只享受使用權,沒有買賣權,只要不隨意搭搭蓋即可。 很多家里沒有陽臺的,洗完衣服晾曬是個問題,晴天的時候可以曬在室內靠窗戶地方,要是遇到陰雨天,如果家里沒有陽臺的,那衣服曬在室內就會捂著一股霉味。 住高層住宅的很多用戶都跑到天臺上去晾衣服,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小區都不允許住戶私自在頂樓天臺上曬衣服、曬被子,主要就是擔心高空墜物傷人傷物。 ![]() 但是現在卻可以花錢“租”一個公共區域來使用,平時在這個區域里曬曬衣服被子、搞搞露天聚餐、甚至還能打造成私人花園,真的是挺不錯的體驗。 這樣是買高層住宅頂樓最大的驚喜了。 雖然高層住宅能夠讓人身價倍增,但是住的時間越久,一些讓人受不了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 最大的弊端01: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千萬不要買高層住宅,出行極其不便。為什么現在很多人從高層搬到了低層,出行不便利應該就是最大的原因。 ![]() 現在高層住宅標配電梯,雖然電梯出行能夠方便許多,但是一旦遇到了小區停電,電梯不能運作時,對于住10層以上的住戶來說,上下樓簡直就是噩夢。 像我這種住在33層頂樓的,有一次小區臨時后半夜臨時停電,物業也沒有在業主群里通知,樓洞里也沒有張貼電路維修通告,第二天出門時才知道電梯不能用的,要不是下樓跑得快,當天早上上班就得遲到。 停電下樓走樓梯還能勉強接受,上樓就根本不可能實現了,33層樓,等爬上去人也應經虛脫了。 而我們小區一到夏季梅雨季就容易停電,一停電就是1-3天,夏天三伏天停電真是一種煎熬,不但上下樓不方便,沒有空調和風扇,晚上根本熱的睡不著。于是,一到小區停電,我和老公就只能收拾衣服跑去附近住賓館。 這賓館一晚上最少得100多,再加上停電期間不能在家做飯,只能在外面吃,整體算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生活開支,一個月小區總得停電2.3次,細算下來損失真不小。 所以,住在高層住宅,要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出行真的特別不便利。可能很多人會說,那買高層住宅1-5層內的不是也很方便嗎?出行便捷,還能節省電梯費。 其實,很多售樓小姐在介紹房子時,都會告訴買矮層住戶不用繳納電梯費,因為矮樓層的上下樓沒必要用電梯,但實際上,這筆電梯費早就偷偷算在物業費里了。 最大弊端02:想要買高層就得時刻做好水壓不穩定的心理準備,洗澡上廁所突然停水那是常見事。不知道其他住高層的朋友有沒有遇到水壓不穩定的情況,反正我住在頂樓是經常遇到水壓上不來的情況。 ![]() 當時想把這房子賣掉最大的原因就是水壓不穩。可以說一到了用水高峰期,水壓低,供水不足已經成為了高層住宅的通病。 很多高層住宅小區為了緩解這種問題,會通過二次供水的辦法來解決用水不足問題。什么是二次供水?就是物業公司將城市公共供水儲存之后再加壓,通過管道在輸送到高層住宅上面,以確保住戶們家家戶戶能用上水。 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二次供水雖然把問題解決了,但是儲水設備不定期進行清洗和消毒,里面就會滋生大量的細菌,水質也會受到嚴重污染,從這里輸送出來的水用來生活使用,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健康。 ![]() 以前新聞上也曾報道過,居民發現自家水管流出”臭水“,后來物業調查后發現原來是儲水箱里死了一只大老鼠,水源全被污染了。 我住在頂樓5年,洗澡洗到一半突然停水、上廁所后突然停水已經是常有的事,后來跟物業投訴了很多次,物業公司只是敷衍的告訴我們:樓層太高,水壓不穩他們也沒辦法,讓我們不要同時使用水,上廁所、洗澡和做飯最好間隔開。 最大的弊端03:一旦突發了危險情況,對于高層住戶來說那真是”用生命來奔跑“。在高層住這么多年,有一件事讓我現在想起來都有些后怕,以至于我現在買的房子從來沒有超過4層樓。 ![]() 當時住在24樓有一戶人家,大過年的在家里用炭火自制燒烤,后來似乎是這家人的孩子從窗戶口往外放”竄天猴”和煙花,因為窗戶太小,有個火苗蹦到了家里,然后不知這家人怎么滅火的,火不但沒有滅掉,還直接把家里家具點著了,于是家里就著火了,濃煙跑到走廊引起了火災警報裝置。 于是我們整棟樓不明白事情真相的,全部開始往樓下跑,電梯這時候根本就坐不上,唯一的逃生方式就是走樓梯。當時我跟老公也顧不上穿衣服,用棉被胡亂地把孩子一包,抓起手機鑰匙就往樓梯沖,大家都以為火勢特別大,在樓梯上慌不擇路,互相推嚷那是很正常的,我死死摟著孩子差點沒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 后來消防員來了后,把火滅了,避免了一場災難。大冬天的我們幾十個人凍得哆嗦的站在大馬路上,當時大家不約而同的想法就是:還是住低層好,住高層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那真是用生命在逃生。 因為高層住宅的容積率高,住戶很多,因此發生火災的概率相對于低層建筑要高,再加上有些住戶個人素質和生活習慣問題,也會誘發火災,就像這一家人,在家里放煙花,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險又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所以,一旦發生了突發情況(火災、地震),高層住戶通過逃生通道逃生的時候就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同時也會增加二次受傷的風險(比如樓梯踩踏),同時也給救援增加了不少難度,要知道樓層越高,發生火宅消防員救火就越困難。 最大弊端04:買高層就要忍受被物業“明目張膽”坑錢的問題。為什么說要忍受被明目張膽坑錢?是因為高層的住戶要承擔更多的資金,因為高層的公攤面積是比較大的,而且每個月的公攤費用也比較高,物業費、供暖費、契稅等,哪一個細算下來不是一筆“巨款”。 ![]() 比如我家這套房子,名義上是個138平的小復式樓,實際到手的套內面積只有96平米,而我還要繳納所有的公攤費,這不是明擺著“搶錢”嗎? 而且眾所周知,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很大,往往要達到30%以上,而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只要15-20%左右,這就意味著著,好不容易攢錢買了一套大房子,非但沒有享受到大房子的樂趣,每個月還要白白給人送一大筆冤枉錢,換誰心里能舒服? 最后,我們只能把這套高層住宅對外出售,但是買時容易賣時難,高層住宅后期出售不賺錢不說,還得虧本“甩賣”。現在高層住宅在很多人眼中已經不“吃香”了。當時買房時有多爽快,賣房時就有多困難,房子掛到房屋中介一個多月,無人問津,很多人一聽是頂樓房子連看房都懶得看。 ![]() 很多人買房時候都幻想著日后賣房時能大賺一筆,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這種想法真的不切實際,能保證房價穩定不動不掉價就不錯了,而且像這種高層住宅后期二次出售時,沒有能賺錢的,幾乎都是賠錢虧本“甩賣”。 我這套房子最后虧了25萬才把它處理掉,期間還跟人說了不少好話,甚至還送了對方半年的物業費! 但是賣出去的那一刻,真的是讓人松一口氣! 結語。為什么越來越多人搬回低層,高層住宅不再吃香了嗎?我想這些搬回低層的人都是聰明人。如果高層住宅住的舒服,房價增的比溫度還快,估計“打死”也不會搬回低層,要知道低層住宅也并非完美,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病。 人這一輩子不是為了房子就是為了車子,我們辛辛苦苦攢錢買車買房,也是希望買到手的房子能住的舒心,車子能開的順心。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買房前最好多做了解,“貨比三家”,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熟人、朋友的一些“鬼話”,試想一下,如果房子真的像對方說的這么完美,還會便宜我們嗎? 我們不是專業搞房地產的,也不是專業學室內設計的,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是我們在買房前有機會去多了解一下購房的潛規則,房屋裝修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真的能夠無形中幫我們節省很多錢。 以上就是我買房后的突然“頓悟”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