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33自行火炮其實就是2S19Msta-S的改進版,但俄軍有時宣傳會將其稱為2S19Msta-SM2。俄軍非常重視其火炮打擊能力,其研制出的2S35聯盟SV自行火炮具有先進的全自動裝填的無人炮塔、自動化火控系統與數據鏈,性能依然在世界前列。可惜再美也是買不起,因此俄軍就需要一種低配改進版來盡快更換自己手里的2S19車隊,畢竟這貨普通榴彈最大射程21千米,火箭增程彈最大射程才僅為30千米,缺乏自動火控系統和自動定位定向系統,獨立作戰能力差,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戰爭需求了。 ![]() 2S19 ![]() 2S35 ![]() 2S35與2S33 俄羅斯很早就想改進2S19,在90年代就曾研制過換裝炮管的2S19M,定名為2S33,以作為2S35聯盟火炮的備份計劃,在2S35開始研制工作之后停止研究。車臣戰爭暴露的弊端與在2S19外銷遇到的困難,使得1998年俄軍又開始推動2S19的改造,編號2S19M1,2002年,用于實時修正和計算2S19M1自行火炮射擊的軟件包的開發工作完成,2008年初,2S19M1自行榴彈炮開始服役,其成本約為300萬美元,而且開發出了2S19M1-155這種使用155mm炮彈的特殊型號,但俄軍依然不滿意其數字化水平,因此到了2012年12月,俄羅斯又公布了2S19M2自行火炮的存在,換用了泰坦中央設計局開發的152毫米2A64M2榴彈炮(一說2A79),提升了其自動化水平,2012年8月完成測試,并參與了紅場閱兵。 ![]() ![]() 2S19M1-155 2S33自行火炮2017年服役,全重42.7噸,車長(含火炮)11.9米,車體長6米,寬3.6米,高3米,安裝有840馬力V-84A柴油機,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時,行程500千米,坡度60%,邊坡30%,可過0.6米垂直臺階,跨越2.8米溝渠,涉水深度1.2米。該炮與2S19自行火炮外觀基本相同,其重要識別特征是炮塔后左側增加一個衛星天線柱,還有側面與聯盟SV類似的鋸齒型擋泥板。最大的變化就是其采用了新型152mm 2a46m2 152毫米火炮。這門火炮可以適應新型彈藥。該炮在發射高爆榴彈最大射程為30千米,火箭增程彈射程40千米,打擊范圍更大,至少壓過了美軍的M109A7,但仍落后于世界先進自行火炮。該炮俯仰角度-4至+70度,可360度旋轉射擊,可以兼容老式152mm炮彈,還可以使用新型GPS制導功能的紅土地-D精確制導彈藥,射程43千米,也可使用26千米射程的紅土地-M2激光制導彈藥。該炮依然配備半自動裝填系統,備彈50發,其最高射速為8-10發/分,可以實現多發同時彈著,還可以通過炮塔后折疊的送彈機向炮塔內送彈。 ![]() ![]() ![]() ![]() ![]() ![]() 2S33自行火炮安裝了新的1V169-1自動火控系統,配備了數字化地圖和衛星導航系統,改進的彈道計算機,新的車長顯示器和射手指示器,可以通過數字化地圖確定當前坐標,還可以通過拳擊臺設備接入戰術指揮系統,可與指揮所和炮兵雷達、無人機交換信息自動瞄準射擊,還可以使用GLONASS衛星系統在自動引導的幫助下進行多炮同步發射,這個數字化水平算是一般。當然這需要俄軍建立起一整套的數字化指控系統,從現在來看大部分的俄軍還達不到這個水平,還在圖上作業,因此2S33的數字化水平也要打個大折扣。 ![]() ![]() ![]() ![]() ![]() ![]() ![]() ![]() 近日,俄羅斯西部軍區獲得15輛2S33自行火炮,主要裝備于位于莫斯科地區的聯合部隊,以增強其火炮打擊能力。目前2S33從公布的信息來看,南部軍區、東部軍區、西部軍區都接裝了一部分,2013年第一批服役,每年保持交付30-40輛,現在也接近200輛了,好歹這種改造型自行火炮也過三分之一了(俄軍可能共有730輛2S19自行火炮),目前來看俄軍現役自行火炮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還在15-20年左右,但有2S33總比繼續等待聯盟SV強啊!即使聯盟SV大批量服役,以俄羅斯的財力想要全換幾乎是不可能的,2S33還會繼續將剩下的2S19替換掉,繼續為俄征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