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縣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有關情況的調研報告達布老 碌曲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驗收預定在2020年驗收,但是兄弟縣市都提前接收了評估驗收,舟曲縣2016年已經通過驗收;合作市、卓尼縣和瑪曲縣2017年已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夏河縣和迭部縣準備2018年接收省、國家評估驗收。現在就只剩我們縣和臨潭縣了,我縣初步確定2018年接收州級評估驗收,2019年接收省、國家評估驗收。對此,我們成立了碌曲縣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情況的調研組,具體由縣教育督導室負責。按照《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評估細則》的要求,于2018年5月份對全縣19所中小學校進行了調研?;菊莆樟饲闆r,摸清了底數,從而為制定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具體情況如下: —、學校現狀 我縣2011年高質量通過了“兩基”國家驗收之后,又經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兩基”成果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學校辦學規摸和教育教學質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碌曲縣現有義務教育學校19所,其中:小學17所,在校生3558人,教師542人,學??傉嫉孛娣e222683.7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9128.81平方米。完全中學2所,初中在校生1591人,初中教師144人(初高中1:1.2比例計算),學??傉嫉孛娣e25796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1519平方米??h藏族中學(初中在校生1443人)承擔著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在全縣基礎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問題與差距 (一)辦學條件方面 1、辦學規模。 (1)縣直小學2所,其中藏族小學辦學規模較大,有22個教學班,在校生812人,最大班額為45名。 (2)鄉鎮小學班型和班額過小的有:紅科小學在校生60人(師生比1:4.6),平均每班10名學生;西倉中心小學在校生93人(師生比1:3.4),平均每班16名學生;拉仁中心小學在校生63人(師生比1:5),平均每班11名學生;則岔小學在校生73人(師生比1:5),平均每班12名學生;岔科小學在校生41人(師生比1:4),平均每班7名學生;吉扎小學在校生76人(師生比1:3.3),平均每班13名學生。這6所小學雖都是六年制,但學校規模過小,都不符合標準化學校的指標數,從而出現師生比嚴重超標。又如:雙岔中心在校生315人(師生比1:11.3)、青科小學在校生235人(師生比1:12)、阿拉中心在校生266人(師生比1:12)。這也拉大了校際間的均衡差距。 (3)縣直完全中學有2所,藏族中學初中30個教學班,在校生1443人,平均班額48人;縣中學初中6個教學班,在校生148人,平均班額24人。 2、學校設置。 全縣小學共計18所,其中縣直小學2所,鄉鎮小學16所(包括1所教學點)。2所完全中學,都是縣直學校(縣城),鄉鎮無中學。從總體布局來看,分布在碌曲縣7個鄉鎮和縣城,位置、地點、交通、安全和距離都基本符合省標準化建設要求。 3、用地面積。 (1)小學:人均占地面積62.6平方米,學校體育用地面積人均28.3平方米,都達到省標準化合格小學標準(寄宿制小學生均占地面積≥32平方米,生均體育用地面積≥9平方米,6個教學班小學要有100米直跑道)。但個別小學體育運動場地不達標。如吉扎和則岔小學生均體育用地面積分別為8.2平方米和5.1平方米,其中則岔沒有100米直跑道。但現在對部分學校校園體育運動場地正在重新規劃和建設當中,其中岔科小學地處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校園改建無法落實。其它的到2018年年底可以實現達標。 (2)縣中學用地面積超大。據調查,縣中學目前人均占地面積81.4平方米,與省標準化初中學校標準(生均占地面積10--26平方米)超過55平方米。藏族中學生均21平方米。這樣兩所中學校級之間的差距較大(均衡系數)。 4、校舍面積。 (1)小學總體上看,縣直小學生均建筑面積12.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12.5平方米)基本達標。其它教學輔助用房及生活用房也基本達標。 (2)鄉鎮小學生均建筑面積21.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12.5平方米)基本達標。問題是鄉鎮小學生均建筑面積雖然達標,但大部分小學是因人數少而生均達標,實質功能室不全,教學輔助用房不達標,比如科學實驗室、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手工制作室等等,還有各類儀器室和社團活動室以及心理咨詢室、衛生保健室,這些大學校有的小的學校同樣都得要。功能室不全問題最突出的是紅科小學、貢去乎小學、尕秀小學、岔科小學。 (3)中學人均建筑面積11.5平方米(寄宿制標準為生均建筑面積≥13.41平方米、普通初中≥5.66平方米)基本達標。 5、設備設施方面 (1)實驗設備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大,多數學校的實驗儀器陳舊或不全,消耗品補充不足,僅能維持日常教學使用,丞待更新,鄉鎮17所小學都沒有科學實驗室(有儀器、無實驗桌)。特別是藏族中學,實驗儀器和化學藥品只能夠做演示實驗,無法完成學生分組實驗?,F有的實驗設備是“兩基”國檢前為初中12個教學班的標準配的,現初中30個教學班翻了兩倍還多,但實驗設備未能補充和更新。藏中現有初中和高中合用物理實驗室3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2個,以初高中1:1.2的比例拆分后,初中實驗室不達標,至少給初中部配理化生實驗室各1個。小學17套實驗桌和藏中三個實驗室,合計:大約需145萬左右。 (2)學生計算機配備。相繼給各小學配備了學生計算機(電腦),但都是以“生機比”配發的,沒有按照最大班額配備。所以,具體緊缺情況如下:青科小學現配有計算機17臺,但最大班額49人(應配45臺),這樣就缺28臺;雙岔中心小學現配有計算機35臺,但最大班額41人(應配45臺),這樣就缺10臺;貢去乎小學現配有計算機20臺,但最大班額25人(應配30臺),這樣就缺10臺;岔科小學現配有計算機9臺,但最大班額12人(應配15臺),這樣就缺6臺;郎木寺中心小學現配有計算機28臺,但最大班額31人(應配35臺),這樣就缺7臺。普海小學(教學點)現配有計算機7臺,但最大班額26人(應配30臺),這樣就缺23臺。 另外,藏中計算機缺口也很大,現初、高中總配有計算機108臺,初高中拆分(1:1.2的比例拆分)后初中有計算機50臺,現有初中生1443人,生機比為29:1(標準是≤10:1),這樣就缺100臺計算機。全縣合計:需補充計算機臺數為184臺學生機。大約需73萬左右。 (3)教師計算機配備。現狀是教師辦公室中二、三十人只配備1臺計算機,按照標準師計比3:1比例。全縣小學教師542人,需180臺計算機;初中教師151人,需50臺計算機。全縣合計:需補充計算機臺數為230臺教師機。大約需92萬左右。 (4)全縣各學校藏書數量達標,但是新書少,藏文圖書少,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更少(州教育督導檢查組反饋意見)。有待補充。計劃需給雙語類小學購藏文圖書(少兒讀物類)17套(每套500冊左右);漢文圖書(圖文結合的少兒讀物類)18套(每套500冊左右)。藏中補充藏文圖書500冊(百科);中學補充漢文圖書500冊(適應初中生讀物)。共計18500冊需要購置。大約需50萬左右。 (5)衛生保健室設備和人員。全縣只有藏中校醫室(衛生保健室)有4名醫務人員,設備齊全。其它縣直學校校醫室(衛生保健室)有人員(兼職)無設備。鄉鎮學校人員設備都沒有。需配19套衛生保健室設備。大約需95萬左右。 (6)心理咨詢室。由縣教育督導室組織,全縣各學校都培訓了一名兼職心理咨詢教師。但是全縣沒有一所心理咨詢室(無設備)。需配備購置20套心理咨詢室設備。大約需300萬左右。 (二)隊伍建設方面 1.義務教育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的任職年齡、學歷程度和專業技術職務,均基本符合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標準中的相關規定。存在的問題是,義務教育學校副職領導普遍沒有“校長培訓證”,這需要認真研究和加以解決的。 2.教師隊伍數量上看,教師總體數量達標,但骨干教師和名師短缺,個別學科專業教師嚴重緊缺,特別是鄉鎮小學英語和漢語教師緊缺,音體美教師基本沒有,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師資不均衡。從師德師風上看,部分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不高,法律觀念和教師職業規范意識淡薄,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現象時有發生,體罰學生的現象依然存在,師德建設的任務仍然艱巨?! ?/span> (三)教育教學方面 義務教育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目前學校領導和教師隊伍的現代教育思想及區域教育觀(民族、地方)仍未完全樹立起來,校與校之間教育教學質量和師資水平懸殊較大,優質教育資源的示范帶動作用不夠,教改科研成果轉化不夠,特色辦學研究不深等問題,具體表現為: 1.部分校長課改理念不明晰。 (1)有些學校的課改思想缺乏系統性和理論支撐,尚未形成完整科學的教研教改制度體系,過于思想化和概念化,缺乏實踐;有的學校課改思想不能得到教職工的認同,缺乏群眾基礎,更難以內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行為。 (2)部分學校教學管理粗放,沒有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師評價制度。評優選先看表面、看影響,沒有過程性評價。 2.對德育工作重視不夠,重智育輕體育的現象依然存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存在死角死面,德育的合力還不夠強。 3.課程改革推進不暢?;A教育課程改革實施已經有十幾年了。一些學校還沒有形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管理制度,部分學校因缺少師資、領導重視不夠等原因,至今還沒有開設地方課程,校外課程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部分學校對校本教研工作缺乏整體思考,校本教研內容和專題針對性不強,教研的方式方法也不夠靈活和多樣化,教師教研活動的時效性也需要進一步增強。 4.體育工作落實的不好。少數學校弱化音體美教學和學生體能鍛煉,體育活動不能很好地開展,部分學校體育課開課率始終達不到國家的要求,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場地、器材得不到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難以落實。 (四)學校管理方面 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學校在管理上仍然不盡人意,主要表現為:一是有的學校校長尚未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忽視管理,習慣于按慣例,憑經驗管理學?;虼址攀焦芾?,不出事就行的管理思想。對學校一些設備設施的管理還不夠精細,不僅臟、亂,而且易造成損失浪費。個別校長對學校安全工作重視不夠,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缺乏系統性和實效性,部分學校存在著安全隱患。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和檔次還不夠高,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是校長、書記官位思想重,為此,學校行政化傾向比較嚴重,應付上面的多,落實的少;征下安排的多,督查的少。剛性制度定了很多,這個不準、那個不行,但缺乏人文性。教育不能只靠剛性,她應該是原則與良心的結合。 (五)政府投入方面 近年來,縣政府以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思想,對全縣各學校進行了大面積的規劃和建設,實現了教育投入逐年提高,各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按照省政府督導委員會的考核指標,“兩個比例、三個增長”的要求,就2016年教育欠款達1700萬(省政府督導反饋意見),那么,2017年、2018年這方面問題需要及早研究解決,才能確定我們是否能在2019年接收國家教育均衡發展驗收。(注:三個增長: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兩個比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各級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占比例。) (六)迎評工作方面 1.各學校2013年前建設的和近期沒有粉刷的所有校舍需要內、外都要進行粉刷。藏族中學粉刷面積最大(三棟教學樓、三棟宿舍樓、一棟實驗樓、一棟圖書樓);小學有:藏小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城關小學(兩棟教學樓)、雙岔中心小學(教學樓、職工宿舍樓和幼兒園樓)、貢去乎小學(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吉扎小學的教學樓、瑪艾小學(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和門口的辦公樓)、紅科小學(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貢巴小學(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尕秀小學的教學樓和尕海中心小學教學樓等,都需要進行內、外粉刷。大約需600萬左右。 2.校園硬化和綠化。校園硬化和綠化沒有列入2018年計劃建設的所有硬化破損嚴重的、活動場地不達標的都要補充建設。藏中量最大(前園硬化破損嚴重、綠化建設不規范)。大約需500萬左右。 3.基層學校旱廁都是危房,需要維修或新建。大約需225萬左右。 4.各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需要補助資金。最低需要300萬元(合作市2016年給校園文化建設落實500萬元)。 5.教育局迎評工作資金需80萬元。 共計需資金:2460萬元。 三、對策與建議 義務教育是立國之本、興教之基,是滿足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最基本的領域,也是每一個孩子未來發展的起點和每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是一項功德無量的惠民工程。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省教育廳的具體要求,結合碌曲縣義務教育的實際,我們要把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集中力量切實抓緊抓好,努力實現標準化建設目標,辦好高標準、高質量、均衡發展、人民群眾滿意的義務教育。 (一) 加強硬件建設 一是按照《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教育裝備配備標準》規定,對各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實驗室(小學科學、初中理化生)進行普查,重新登記造冊,分期分批,注入資金,力爭在一年內逐步更新,達到標準。 二是按照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要求配齊各類專用教室,特別是實驗課、活動課、心理健康教育和綜合實踐課教室要盡快達標,根據課程標準,更新各學科專用教學設備,以滿足教學需要。 三是合理建設基層學校的功能室(實驗室、舞蹈室、電教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室、閱覽室、心理咨詢室、衛生保健室等)、校園硬化、綠化和體育場地等補充建設。 (二) 大力加強隊伍建設 1.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 一是及時給縣中學配齊領導班子(如有病請長假的、被借調的)。 二是解決郎木寺小學校長因病不能上班的問題。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引導教師對教育實踐進行反思,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堅定教育信念和教育理念。 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業務理論學習,搞好教師崗位培訓和校本培訓,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三是加強學科帶頭人和名師隊伍建設,完善評選制度,培養一批優秀的教師隊伍。 四是關心教師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教師的文化生活。 (三) 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和實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增強發展的緊迫感,要善于抓住學校改革發展的主動權,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善于依靠廣大教職工,不斷謀求學校發展的新目標,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提高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要堅持依法治教。依照法律法規治理學校,以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學校、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為師生工作、學習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環境。 二是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加強校本課程、地方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和研究,豐富和完善課程體系。要圍繞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質量,加強校本研究和科研,力爭在教法學法改革、課堂效益提高和形成更科學、更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和考核機制上有新的突破。各學校要提高認識,把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在保證開足并上好體育課的同時,開展各類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好和特長,豐富校園文化氛圍。落實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學生體質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 總之,全力加強標準化學校建設的同時,要合理調配城鄉之間、校校之間的差距,為我縣迎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驗收打好堅實基礎。 2018年5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