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尿毒癥的前3位原因是腎炎、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患者數量都很龐大,均以億計。 而尿毒癥的第4位病因,卻是只有150萬~300萬患者的多囊腎病——從這個比例就可以看出來,多囊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腎病,進展風險很大,尿毒癥發生率很高。 正如我的一位患者的妻子所說:“對于普通人,多囊腎只是個云淡風輕的名字。只有我們患者,才知道它有多么痛苦可怕。” 什么是多囊腎?多囊腎是一種遺傳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患者年少時,腎臟通常是正常的,往往在三十歲后,會發現腎臟長出了數不清的囊腫。 囊腫增大導致腎臟體積增大,多數患者40歲后出現腎臟脹痛、腎功能受損,腎臟長度可由10cm增長至30cm以上,導致腎功能喪失、尿毒癥。 多囊腎為什么會發病?多數多囊腎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16號染色體的PKD1基因,占多囊腎患者的85%. 少數是4號染色體上的PKD2基因,占多囊腎患者的15%. 這兩種PKD基因,可以表達出多囊蛋白(PC1和PC2),多囊蛋白通過多條通路,作用于腎臟的囊腫襯里上皮細胞,使其增殖。 襯里細胞分泌囊內液,使囊腫增大,壓迫腎小球使其缺血硬化壞死,從而破壞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導致腎功能喪失、尿毒癥發生。 發病機制比較清楚了,開始入手治療吧? 且慢,要想治療,就要弄明白一個問題: 多囊蛋白是通過哪些通路,促進細胞增殖的? 這是關鍵。 因為在這個發病過程中,基因很難改變,基因表達多囊蛋白也很難改變。要阻止細胞增殖,只能從多囊蛋白、到襯里細胞之間的這個通路來下手阻斷,但這關鍵的一環,卻沒有研究清楚。 針對這一環節,各學者進行的研究也有了一些眉目,但仍然確定不了詳細機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目前通過藥物對其進行管控,仍有一定的難度。 托伐普坦是一種可以延緩囊腫生長的藥物,但價格昂貴,且無法縮小囊腫、只能延緩,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也因如此,多囊腎被許多人曲解為為不治之癥。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囊腫增大、破壞腎臟嗎?情況不是那么壞。 有研究發現,多囊腎的發病通路中,有一條是上皮生長因子,它可以促進EGF-R的磷酸化,導致襯里細胞增殖。而一些中藥,比如三棱,可以抑制磷酸化,從而抑制襯里細胞增殖。 多囊腎亦是一種本虛標實的腎病,發展到腎衰時虛實夾雜,需要健脾益腎、活血通絡。研究發現:中醫藥可以顯著抑制襯里細胞增殖,縮小囊腫。 我曾做過對照試驗:近年來普遍采用的西藥對癥支持治療,可以延緩囊腫增長、延緩腎功能(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速度;而聯用中醫藥后,中西醫結合則可以縮小囊腫、提升內生肌酐清除率。 我們的兩項研究: 表2: 對照組是普利/沙坦、阿魏酸哌嗪等西藥為主的對癥支持治療; 觀察組,在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藥治療。 試驗結果: 對照組緩慢進展; 觀察組在治療后的1個月,復查囊腫直徑、腎臟體積、腹圍出現縮小,6個月后持續改善。 通過控制襯里細胞增殖和囊內液增加,可以逆轉囊腫的生長,而囊腫的數量基本不變。 多囊腎能治好嗎?多囊腎是基因遺傳病,在基因治療技術出現突破性進展之前,致病因素不可根除,不存在完全治愈。 如果打算像慢性腎炎那樣,各項關鍵指標幾乎完全恢復正常,是不現實的想法。 但這不是任其進展的理由。 在內科常見的各種疾病中,只有急性肺炎是可以明確能治好的,人類的絕大多數疾病,都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醫學之所以吸引無數仁人同道前赴后繼刻苦鉆研,正是因為明知它困難,卻仍要做出貢獻。 多囊腎病友們,我們攜手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