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楊少波,南京財經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 摘 要:作為20世紀西方科學哲學主要流派的邏輯實證主義已日趨衰落,但是,邏輯實證主義對科學的根本看法以及關于科學和人文兩個世界的截然劃分等觀點至今仍有很大的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及其局限的解讀,以闡明理論的得失。 關鍵詞: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局限 邏輯實證主義認為,自然科學從可觀察的經驗出發,通過中立的觀察、實驗,并經過邏輯推導,排除了任何人為的主觀因素,因此獲得的科學知識是與自然的本來面目相一致的,是客觀真實的。因此,認為自然科學知識具有嚴格的客觀性、邏輯操作性、經驗可證實性。從這種科學觀出發,實證主義主張,一切知識稱應該像自然科學知識一樣受列經驗的證實,包括科學術語在內的一切術語,只有嚴格地按照感官觀察定義,才具有合法性。認為只有可經驗證實或分析的命題才是真實有意義的。顯然,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實證主義;二是科學主義。 一、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 首先,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是一種很強的實證主義的科學觀。這種實證主義主要體現在其根本原則上,即“經驗證實原則”之中。此原則規定:知識必須依據經驗。任何命題必須表述為經驗并且能夠被經驗所證實或證偽才有意義,否則就沒有意義。按照石里克的話來說,“作為合理的、不可辯駁的實證論的哲學方向的內核,……就是每個命題的意義完全依存于給與的證實,是以此來決定的?!盵1]他認為,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必須固守在給與的范圍之內,超出了這個給與的范圍,是不可能的,或者毫無意義。邏輯實證主義的精神實質也非常符合孔德提出的實證精神。但是,邏輯實證主義的實證色彩比傳統的實證色彩強得多。 其次,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也是一種很強的科學主義的科學觀。這種科學主義的特征是非常強調科學的獨特性和其重要性的;他們不僅完全用邏輯的、實證的觀點來審視科學,而且用這種完全的觀點來審視整個文化。因此,在邏輯實證主義者看來,自然科學不僅是惟一種類的科學,而且也是在認識上惟一有意義的文化。 在邏輯實證主義者的視野里,科學是一種十分獨特的文化,科學與其他文化之間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可將經驗證實原則作為區分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標準。他們認為,科學以認識世界為對象,試圖通過數學計算和經驗證實的方法,建立起各種世界秩序的體系;而一切詩歌、藝術等非科學文化則以體驗世界為目的,采用的則是豐富的想象與興奮的情緒,追求一種身臨其境的境界。[2] 構建“科學的哲學”,拒斥形而上學。邏輯實證主義者認為,哲學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活動的體系。于是,邏輯實證主義發起的那場舉世矚目的“科學的哲學”運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哲學科學化,就是要消除形而上學。在邏輯實證主義者看來,形而上學的錯誤就是認為哲學命題的真正意義和最后內容可以再用陳述來表述,也就是說用知識來闡明??梢哉f,現代邏輯的發展,已經使我們有可能對形而上學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問題提出新的、更明確的回答。 最后,邏輯實證主義強調科學的實證性和實證精神,強調從認識的角度對科學與非科學文化加以區別,如果不對他們加以絕對化的認識,應該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畢竟自然科學的確具有很強的實證性。它需要實證精神,也離不開實證精神。要知道科學是對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認識,它的確比其他的文化具有重要的認識意義和認識價值。但是,其他的文化也存在著客觀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別和含義上的不同罷了。 二、邏輯實證主義的局限 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主義的科學觀告訴我們:科學世界在認識上是有意義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認識世界上是無意義的世界。無疑,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那就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科學及其哲學。這對于后來推進和深化科學哲學及其認識論的研究有些意義。 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的根本局限,就是對科學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的忽視。按照邏輯實證主義對科學的實證主義和科學主義的解釋,“科學就被看成是某種超出人類或高于人類的本質,成為一種自我存在的實體,或者被當作是一種脫離了它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人類的狀況、需要和利益的母體的'事物’?!盵3]因此,導致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嚴重偏差及其后果。 第一,只注重“科學的邏輯”,而嚴重忽視了科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人文背景。邏輯實證主義者科學理論的結構問題當作科學哲學的中心議題,而所謂科學理論的結構問題,實質上就是探討科學理論的諸概念和陳述之間的邏輯關系;他們將科學方法論簡單地歸結為歸納邏輯,將對理論或假說的確認及其確認程度簡單地歸結為一類觀察陳述同被檢驗的理論或假說之間的邏輯關系:顯然,這種見解是極為片面的,事實上,科學與其它文化活動一樣,也是一項人類的歷史活動;它根植于整個人類社會,受時代的制約,受價值觀念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具有豐富的人文意義。因此,脫離人、社會、歷史和文化來談科學,并將科學簡單地歸結為“邏輯”是十分膚淺的。 第二,只強調科學的實證精神,而嚴重忽視了人的創新精神。邏輯實證主義者對科學作了實證主義的理解:在他們那里,科學似乎變成了“觀察陳述”和“經驗命題”的堆積,科學方法論則變成了“狹隘的邏輯,即形式主義的算法或半算法系統?!盵4]于是科學似乎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任何深層結構和理論框架的變化,因為既然科學是“真的經驗命題”的集合,那么,科學變化只能涉及到這些集合的擴大與合并,而絕對不能改變這些“真的經驗命題”本身。[5]這樣看來,科學似乎是一項純粹客觀的事業,與人的創造性和創新精神并沒有多大關系。顯然這種見解是很片面的。它忽略了科學也是人類的一項極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充滿著人類的創造精神。況且,沒有創新,就沒有科學的進步。 第三,強調科學與人文兩個世界的截然區分,嚴重忽視了科學與人文文化的關聯和科學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邏輯實證主義者強調認識世界和體驗世界的截然區分,強調只有自然科學在認識上才是有意義的,而一切人文文化在認識上是無意義的[6];這樣做的結果,就使科學與人類其他文化活動的分離和科學與人文精神的分離。很顯然,這種見解是極為片面的??茖W與人文文化之間的劃界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至少,人文文化也具有重要的認識意義和認識價值。如果離開人類的思想、意志、情感和激情這些非理性的活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創造。這樣將人類文化劃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不僅是人為的,而且是有害的,因為它直接導致了科學與人文精神的分離,嚴重地忽視了科學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7] 三、結語 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的確存在著這樣一種傾向,即嚴重忽視科學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并直接導致了科學與人文精神的分離。當然,這種科學觀也包含著不少積極的因素,比如,強調科學的認識意義和認識價值,肯定科學理想和科學精神,并且很想在整個人類文化中注入更多的科學因素和科學精神以及它所蘊含的實證精神等等,也具有些許人文氣息,有利于我們現在深刻地思考科學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因此,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探求自然奧秘、獻身科學事業的科學精神,而不是把自身標榜為惟一具有知識合法性的科學主義。人類關注的不僅是頭上的星空,還有內心的道德律,只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攜手共進,才能有完美的人類,才能塑造和諧的人類社會。[8](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石里克.實在論與實證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2] 洪謙.維也納學派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3] [美]卡爾納普.通過語言的邏輯分析清除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4] M.W.瓦托夫斯基.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論[M].范岱年等譯.北京:求實出版社,1982. [5] 江天翼.當代西方科學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6] 卡爾奧托.阿佩爾.哲學的改造[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7] 艾耶爾.語言、邏輯與真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 [8] 陳海明.對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及其原則的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2001.(5). [9] 陳海明.對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及其原則的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2001.(5).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舉報文章 |
|
來自: 勇z72grl99fu6m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