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在盛唐的詩壇,王昌齡的名氣不如李白那么響亮??伤淖髌芬饩硟灻?,寫景高妙,用語獨特,很有獨到之處,耐人尋味,讓人一再吟詠。他一生留下來的詩有一百八十一首,尤其以七絕詩見長,被稱為七絕圣首。 他的詩作里不僅有金戈鐵馬的邊塞詩,也有細膩柔婉的閨苑詩,更有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本篇文章里,小編精選了王昌齡非常經典的幾首詩,和您一起來品讀和欣賞。 最豪邁的邊塞詩: 《出塞》/《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秦時明月漢時關”開門見山,氣勢非凡,從秦代到漢代,無數出征的將士們帶著希望出征,卻不能平安歸來,其中的悲傷不言而喻。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悲劇呢? 如果有李廣這樣的飛將軍,邊境就安寧了,百姓的生活就太平了。整首詩豪邁昂揚,又充滿回味,對名將的渴慕、對邊境安寧的渴求溢于筆端。 明代學者李攀龍說:“這是一首最好的七絕詩,最堅定的自白詩?!?/p>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這首詩作于天寶元年,公元724年。當時王昌齡被貶擔任江寧縣丞,他的好朋友辛漸要北上洛陽,王昌齡與他相聚后寫下了這首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辈粌H是送別的話,更是一種堅定的自白。 他說:“好朋友,你到了落洛陽以后,如果親朋好友向你打聽我的情況,就請你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純潔,從來沒有受到功名利祿的污染。” 他用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來自比,可以看出他對人生理想的堅持。雖然被貶在外,在凄涼孤寂中,但依然堅守一顆純粹之心。一個人只要能守住本心,就不會迷失自己。 最慷慨激昂的邊塞詩: 《從軍情七首.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王昌齡通過對塞外遼闊的戰場景象,和激烈征戰生活的描寫,抒發了誓死報國的壯烈情懷。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倍分景簱P,澎湃激昂,千年之后讀來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做人和打仗其實是一樣的,有必勝的決心、有明確的目標、有不懈的堅持和恒定的努力,才會有最終的勝利。 最達觀的送別詩: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江淹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彪x別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歷代以來,關于離別的悲傷之作,我們讀得太多了,可是王昌齡卻不一樣。 這一天他送別友人卻沒有悲傷,他說:“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送禮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即使你走得再遠,我們依然能共同對著一輪明月,又怎么能說我們隔得很遠呢?” 以前總是在離別的時候想起這句詩,現在在念的時候卻有了別樣的力量。只要情意在,隔多遠都不算遠。 最柔情百轉的詩: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作為邊塞詩人,王昌齡懂得邊塞將士的心,也懂得思念將士的思婦的情。 在一個明媚的春日,一個閨中少婦精心裝扮之后登上了高樓。忽然她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又惆悵起來,悔不該叫丈夫去邊疆從軍建功封侯啊!本是開心登樓賞景,卻反惹得一腔憂怨。 王昌齡抓住了閨中少婦心理發生微妙變化的一瞬間,轉折突然而又在情理之中,令人回味無窮。眼前這大好春光,卻無人與他共賞,終于明白了世俗榮華終是不如朝夕相愛。 最恬淡悠遠的詩: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度。 ![]() 這是一首觀月懷友的古體詩,從開窗所見的月色寫起,詩人與堂弟高臥南齋,月亮剛剛出來,隨后漸漸的升高,清輝灑在水面上和樹木上,傾瀉在窗戶上。 望月不僅是美的,其中更蘊含著人生的思考。自古以來,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著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不長啊! 由此可以看出詩人對人生的珍視,整首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繼,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歲月是殘忍的,但也是溫柔的,它拿走一些東西,也會給我們留下一些東西,愿我們都能珍惜時光、留住溫暖。 其實高明的詩人,從來不是只能寫一種類型的詩,王昌齡就是這樣,既可以豪邁昂揚,又可以悲憫同情,既可以豁達樂觀,又可以柔情婉轉。 朋友們,你們更喜歡王昌齡哪種類型的詩呢?也歡迎您在評論區寫下您的觀點。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