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的中越邊境老山輪戰中,雙方進行了長達5年多的山地叢林攻防戰斗,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處在陣地對峙狀態。為了能夠有效打擊對方,顯示自己的力量,兩邊都運用了許多作戰手段,堪稱花樣百出。其中,使用狙擊手就是極為厲害的一招。 對于打狙擊,解放軍歷史上有過相當輝煌的成績。在50年代,志愿軍部隊就廣泛進行過狙擊運動,把美軍打得暈頭轉向。如上甘嶺戰役中雙方爭奪激烈的537.7高地北山,就因志愿軍的狙擊活動頻繁而被敵人稱為“狙擊兵嶺”。特別是志愿軍中還出了一名超級狙擊手張桃芳,用蘇制莫辛納干步槍(據說也用過美制“大八粒”,因為火力持續性好,敵人很難逃脫)先后斃傷敵軍200余名,可以說威震敵膽。 越軍在打狙擊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經過抗擊法軍和美軍的戰爭考驗,其狙擊戰術逐漸形成,也在步兵中大量訓練了狙擊手。特別是得到蘇援的專用7.62毫米半自動狙擊步槍后,越軍如虎添翼,利用嫻熟的游擊戰術和熟悉山地叢林的優勢,到處神出鬼沒打擊敵人。美軍因此損失慘重,恐懼地將越軍狙擊手稱為叢林中的“死亡之手”。 到了1979年作戰結束后,我方軍工部門研究了戰斗中繳獲的蘇制專用狙擊步槍后,采取逆向仿制的方法,定型生產了第一款國產狙擊步槍,即79式狙擊步槍。經過試用表現良好,遂裝備給了部隊,并在老山輪戰中大顯身手。 雙方在老山展開長期陣地戰,打狙擊成為了有效殺傷敵人及瓦解敵方戰斗意志的手段。于是參加老山輪戰的解放軍各部隊重拾光榮傳統,展開了廣泛的狙擊運動,部隊與部隊間進行狙擊競賽,成績優秀者便立功受獎。這一運動推廣開后,先后殲敵4000余人,取得了較大戰果。在此期間,還打出了一名出類拔萃的狙擊能手。 此人是誰呢?他就是北京軍區陸軍第27集團軍步兵79師236團8連戰士向小平。此人參戰時不過20歲,但刻苦學習軍事技術,虛心向標兵請教,尤其在射擊成績上非常出眾。 初獲戰果后,向小平心里有了底,更加冷靜大膽,打一槍換一個陣地,機智靈活,游動狙擊。在一個多月時間中,他一共射出31槍,取得了斃敵30人,重傷敵1人的輝煌戰績。我方技術部門偵聽到,越軍前沿陣地向上級哀嘆,對面陣地出了一名“魔鬼槍手”,這邊一個連死傷了不少兄弟,已經是風聲鶴唳! 戰后,向小平名聲大噪,被上級授予“戰斗英雄”光榮稱號,還獲得了“老山第一殺手”的美譽。 想分享更優質內容的朋友,歡迎長按上圖二維碼入駐我的小紅圈“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喜歡本號文章者可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注 為防萬一失聯,請新老朋友關注上面備用號“沈聽雪之江東子弟” 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