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完溫蒂.鈴木的《鍛煉改造大腦》,對大腦的可塑性有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籍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與大腦結緣;第二部分以鍛煉改造大腦。終生可塑的大腦,作者與大腦的一見鐘情。海馬,它負責長時記憶和情緒;第二個人腦區是嗅球。
大腦僅有兩種細胞組成:神經元(腦細胞)和神經膠質(支持性細胞)。大腦可塑性就是大腦可以根據環境發生改變的能力,雙側海馬受損越多,其記憶障礙就越嚴重。海馬之外的其他腦區對于運動記憶和知覺記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與記憶相關的要點
我們容易記住自己關注的事物;
情緒與認知,或者感情與學習是相互依賴的;將它與你所熟知的事物聯系起來。
當事件或信息喚起我們的情緒時,杏仁核就會被激活;伴隨情緒的記憶比其他記憶更持久、更牢固;
大腦天生傾向于注意新奇的事物,新奇性是強化記憶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鍛煉與神經發生
鍛煉能夠給人帶來豐富的環境刺激所激發的大部分積極的大腦改變,包括皮層的增加、生長因子(比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和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堿)水平的提高,而大腦中的血管也會增多(血管發生)。
鍛煉和刺激豐富的環境都能促進海馬中的神經發生,即產生新的腦細胞。
鍛煉還能增大海馬的體積,增加海馬神經元樹突棘的數量,提升海馬神經元的生理特性。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嗎?這是真理,值得好好牢記。許多有創造力的突破其實應該被視為眾多創意的集合。創造力分為來自認知的觀點和來自情感的觀點,可以進一步被描述為深思熟慮的結果和自發的靈光乍現。
工作記憶還涉及促進創造力產生的第二個重要功能:認知靈活性。認知靈活性使得我們可以在不同思維模式和規則間進行轉換。
前額葉皮層的這三項主要功能,即工作記憶、認知靈活性與引導注意力,對創造力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藝術往往可通過視覺、聽覺或觸覺的刺激帶給觀賞者一段情感之旅。
創造力則包括在想象協助下的觀點的萌發/擴散,也包括落實觀點的能力。換言之,我們當然可以進行想象,但落實那個觀點或洞見才是創造力的真正衡量標準。
左側額葉區域除了與語言功能有關之外,還與其他什么功能有關呢?研究者普遍認為,它們監督或控制著我們的注意力和做出特定反應的能力。如果這部分腦區受損,你會失去對注意和反應區域的監控能力,這會引發比較不受監督和約束但更富創造力的思維。
富有創造力的關鍵之一是擺脫正常的控制,對某些人來說則源自一些神經疾病。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創造力或者需要搬走阻礙創造力的絆腳石,那么去散步吧!再次重申,鍛煉對你的大腦非常有益。
最近我超越了深思熟慮型的創造者,開始在工作與生活中探索創造力更加自發、更帶有情感的方面
增加和保持有氧運動改善了我的學習、記憶、注意和情緒,但我還認為鍛煉也提高了我的創造力
創造力涉及雙側大腦,包括背外側前額葉皮層與負責情緒的腦區(杏仁核、前扣帶回和腹內側前額葉皮層)之間的相互作用,還包括涉及知識和長時記憶的腦區(大腦皮層和海馬)。
海馬還參與了想象和未來思維,這對創意過程非常重要。
有些研究提出,左側額葉受損會導致控制力下降,使得病人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
所有這些發現共同印證了一個觀點,即創造性思維只是特定形式的常規思維,就像其他認知能力一樣可以練習并提高。
創造力的關鍵在于,學會接納觀點之間的“不幸的空白”,享受發現未知的過程。
冥想能讓你平靜,冥想能讓你振作,冥想能讓你快樂,冥想能改善你的睡眠,冥想能讓你更善良、更無私。
雖然人們說30天能夠養成一種習慣,但我覺得若你想養成每天冥想的習慣,那你不僅需要堅持30天,而且需要一個比我練習時更為強烈的動機。人們很難堅持定期跑步、每晚睡覺前閱讀或每餐吃更多的蔬菜。所有這些都是需要投入時間、需要動機乃至需要奮斗的活動。學習新事物始終是項挑戰。沉浸其中會迫使他們一心一意,堅持不懈。
但最終促使我堅持運動的真正動機來自愿望與積極結果的結合:我希望變得強壯,減輕體重,變得更喜歡交際,而且我開始看到了成果。正是這種積極的反饋幫助我克服了困難。
你可以將微小的新習慣與你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結合起來。例如,可把背誦意愿和每天早上的刷牙結合起來。可以在衛生間里刷完牙后閉上眼睛,背出你的意愿。一旦你能這樣做了,便可以逐漸過渡到誦念真言或做呼吸冥想。
有氧運動不僅能夠改變身體的許多生理功能——從心率到呼吸、體溫、肌肉活力、血管收縮和擴張水平,它還能使大腦產生驚人的改變。
鍛煉與冥想
鍛煉和冥想都能增大各種大腦結構,都對注意功能具有積極的影響。無論鍛煉和冥想怎么組合,無論你選擇什么風格、什么頻率的鍛煉和冥想,讓你感覺最棒的便是適合你的。
在大多數有組織的冥想課程或其他冥想演示中,包括在瑜伽課程中總是會提到靈魂、宇宙或能量。與這種觀點相一致的是,我發現冥想中蘊含著力量。對我來說,力量來自內心,來自感到自己正在發掘出一種宇宙能量。
為了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必須努力工作,百分之百地投入,因為沒有人會幫助你。我的新觀念是:享受你所擁有的,尋找可告訴你接下來要去往何方的跡象,一路上你都會得到幫助。
第一個方面是,我變得更自知、更有主見了;
第二個方面是,冥想改變了我的世界觀,它幫助我活在當下;
第三個方面是,冥想影響了我的生活,這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即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同情。這種改變始于慈心禪。
欣賞、信任、愛自己教會我如何更好地欣賞、信任及愛他人。
(1)我有改善自己的明確愿望;(2)我堅持不懈、刻苦努力,包括會進行大量的運動;(3)我自己的大腦可塑性。
鍛煉使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頭腦、身體和靈魂協調一致。在繼續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務于這個世界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這些改變的影響力。
如何運用大腦可塑性,包括如何把它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那將是你自己獨特的創造。
這本書的很多概念和觀念都是我第一次接觸,對鍛煉的正面意義理解更深入。作為社會人,要客觀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充分運用大腦的可塑性,讓大腦更高效工作,遇見更好的自己。